石計生接受香港陽光衛視專訪(北京)

 

主題:從閱讀魅影一書看石計生的多重身份與時代關懷

受訪者: 石計生

主持人: 庄婧(陽光書坊主人 http://www.chinasuntv.com/pro/ygsf.aspx )

時間: 20091127am11-12:00

地點: 香港陽光衛視(北京市朝陽區安慧橋北匯欣大廈A201)

 

 

《閱讀魅影》閱讀筆記與訪談大綱 ◎ 鄭硯

 

 

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浪漫的人,一個仍能持續保持文藝風範的人

 

一,書名和書名中的本雅明精神

 

1,本雅明何人,簡介和表徵。

2,本雅明精神在您具體行為中的貫徹(後面詳談城市中的踏查精神,這裏可概括提問)

4,《閱讀魅影》涉及城市、閱讀、影像審美等等,書名何解?

5,意象化的文字——P59《死後紀念》,P61開始,無標點的斷句表現——詩歌化的意象?

 

二,個人愛好和經歷——社會學家和詩人的雙重身份

 

演講

1,在臺灣的紫藤廬(一個茶館)所作的長期性演講與在大陸的大學(北大)和書店(單向街)中所作的演講——P3紫藤廬中聽與講皆不受拘束的美學講座,鍛煉思維與文字間明鏡般反應——在臺灣還有大陸的演講過程中,記憶最深的是什麼,為何會選擇這種模式?對外是知識的普及,對內是內心的消解?

2,在演講和對談中能夠感受到“拆解問題的重量和面對解答的輕盈”(引自序言)?

 

詩人與學術

1,柏拉圖主義者和詩人

P33靈魂以兩種現實的形式展現:生活和活著。生活是為了追求真理的普遍存在,活著是深刻經驗的短暫過程。生活在理性的基礎上安排規劃,活著面對感性的激情去唯存悔。“我”的每一次行走都包含了兩者,從記憶到潛意識。P34靈魂穿透形式而降臨現實的日常行走,化身為“我”的人格:柏拉圖主義者和詩人。——您的涉獵面很廣,社會學家和詩人的雙重身份,如何去平衡並去選取自己的興趣點?

 

2,盧卡奇是你自身的寫照?學者教授和詩人的混合體?如何去平衡靈魂的重量?

 

3,詩人般的浪漫內心——P44所謂浪漫史內心大如宇宙寬廣涵納外部世界,其自身是樂天知命的。——如何在平凡重複的生活中保有這種爛漫的內心?

石計生的讀書筆記:讀書是一種自我拯救的過程,在無神的時代。

P4923歲時的筆記:活在當下的困局無從超脫。感受到人被某種不知名的力量所拋擲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想像,使得他無法建構自我以外的人事物的關係;從而也無法對於人類存在的目標和本質有任何嚮往。

[#M_ more.. | less.. | 

 

4,年輕時代的孤獨——P51石計生生命中第一個奇跡發生的地點——遇見盧卡奇、詩歌、學生運動靈魂人物的紀念碑,這三種力量的相互碰撞。黃煌雄先生,《美麗島》雜誌編輯。當時的臺灣青年學生運動的情況?大學對於一個人精神與立身的起點?年輕時候的孤獨——P52心靈的孤獨和自由。

石計生生平:P70巴黎索邦大學主修法國文學。

 

 

三,城市、歷史、記憶、漫步——城市與人的存在

 

城市中的閒逛者

1,後本雅明精神——P3與本雅明的思想遺產不必必然相關,但是需要他的某種人格特質和生活方式展開的視角——閒逛者的定義和“走路學派”——城市是二十一世紀的生活場域——2005年冬開始喜歡行走,胸壑開敞——把一個城市的靈魂路徑都摸熟了,注意細節花草人物,也就活絡了本雅明的巴黎踏查精神。——在行走中會注意哪些方面?什麼時候選擇行走這種方式?

 

2,空間——建築的跨文化與都市印象——在城市的生存體驗和觀察——城市的“多孔性”P4,沒有清楚的邊界的現象,相關事物互相融合滲透,新與舊,公共與私人,世俗與神聖——多孔性衍生的空間直覺,讓人有一種自我喪失的城市冒險感覺。——城市的物理結構影響家庭和社會關係——多孔性是城市的三重視野P6——本雅明都市寫作的主題——P8人不斷重新造訪同樣的地方,在迷宮般的街衢,為迷失找尋出路,瓦解了的線狀時間,舊與新,不斷穿插、迭合、分離,從任何可能的方向,無始無終——城市、記憶、文本的三位一體的迷宮——都市考古學家,在老了的成年挖掘被埋葬的童年經驗——閒逛中的審美何解?

3,閒逛者——P9心中沒有定見的某種城市迷離之眼,站在現代都市的邊緣,找尋某種意向和感覺。——“享受觀看的滋味就是喜悅”,如何以美學的靈魂踏查,讓平凡無奇的街角浮現積澱已久的光芒——在步行城市中:閒逛生活是有共鳴的、是有回聲的,是和自然有親密關係的視覺與感受的交會——感受城市中日新月異的機械與商品——如何從感受之中向內挖掘,直達內心?

 

4,從本雅明到城市踏步者,走路學派——P12足下經驗的行走——包括三部分1,觀察的活動(聆聽)2,閱讀(大都市的生活和文本)3,生產文本——閒逛者普蘭特——動中之靜的“向內觀看”——後現代閒逛——看碟、看電視、上網等都算一種家居閒逛——漫無目的的轉圈可能和“擁抱消費的符碼成為必要的生活模式”—— P14什麼是 to seeto see的意義何在?現代人在生活中丟失的樂趣和審美是什麼?現代人如何去跟隨自己的腳步?什麼是足下經驗,跟著自己的鞋子去走(講演中提及)?

P119,馬克思用“幻景”一詞說明市場上的戀物/拜物商品所表現出來的欺騙本質。

本雅明精神的價值——巴黎的拱廊街計畫,是一種歷史經驗的哲學,而非資本的經濟分析。

——他宣導的是靈魂的行走而非是物質社會中的拜物?

 

跨文化的差異思考

1,拱廊街的意義何在?——懶洋洋的生活態度——我們如何面對這個超速的世界,如何在紛繁的社會生活中保有心靈的平靜?

 

2,在城市之中感受跨文化的未來——在北京、上海、臺北的變遷和行走之中,您關注的點更多的是什麼方向?您找到了何種異同?

 

3,歷史和記憶的複雜性——在不同的城市之中行走,感覺到記憶的疊加和解構(在演講中提及),有何不同感受?

 

 

四,藝術評論——審美取向

 

閱讀

一隻手伸向永遠,另一隻手伸向人生,這是不可能的。三島由紀夫《金閣寺》

1P3對閱讀的興趣——“閱讀”不是沒有目的或“非涉情感”——對於拆解問題的興趣高於獲得解答——拆解過程的冷血——閱讀充滿魅影——是創作的另外一種形式——如何能夠沒有隔閡與自由?您喜歡閱讀什麼方面的書?閱讀的意義和價值?您怎麼去解讀一本書?

 

2P3“圓現象閱讀”——表面上論證東/西方的思維交會,實則為身體層次的操練理解,“道家身體”其實是全人類共通的本我(石計生崇尚道家思想),異質中的同質,動中之靜——閱讀的形式和內容,我感覺其中變形奧妙無比,構成了“血液裏流動的精神”——克服自己的心魔——通過閱讀(魅影)解除魔咒,尋找後本雅明精神——找尋自我和他者——“簡單地活著,高明地想著,孤獨而清醒。”如何做到?如何貫徹?解構主義是何意?

 

3,一本書蘊含的能量有多大?P33自我的專注如此神聖而無法分享,從生命而來,卻又脫離和獨立於生命。太近覺得焦慮,太遠喪失意義。

 

 

詩歌和小說

1P30 詩與生活的鴻溝來自於不可化約的現實複雜性,死亡則是保持清醒的最終提示——P31在詩中豐沛的想像馳騁,在現實生活中,詩人是無趣的,因為他不可能自我困境於一個關於生活的有限精神——喜歡的詩人和詩歌?對於詩歌的定義?朗誦和閱讀會使我們更加深入靈魂麼?

 

2,閱讀小說和小說的意義P40,“小說是這樣一個時代的史詩,在其中,生活的廣大整體不再能直接獲得,生活意義的內向性已經成為問題,但是這個時代仍須按照整體的關係來思考”——史詩的海闊天空的航行結束,小說的都市叢林的道路開始。——小說為何是最為冒險的藝術?你會寫小說麼?

 

建築和奇觀

 

1,在行走之中發現的真實P125——臺北、上海和北京都是“奇觀東方主義”的實驗場?不自由的階級消費——簡單而直接的“奇觀”——後現代的拼貼主義(胡同裏的酒吧,石庫門裏的東方新天地),臺灣有哪些表現形式?您如何去看待這一切?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這個消費主義的時代?

 

2P164,“奇觀是社會現實的超現實核心。在其所有特定的表現中——新聞或宣傳、廣告或娛樂的現實消費,奇觀體現了流行的社會生活方式。奇觀是對在生產領域已經做出的選擇以及那一選擇帶給消費的結果的普遍性讚揚。”“奇觀是幻想和虛假意識的場所。”(Debord

 

3,藝術家和魔術師的共通性——藝術家會被比做是魔術師:因為魔術師是知道常態但是創造奇觀的人。奇觀和拼貼是後現代主義的組成部分?

 

民歌、電影和影像之美

1,波德賴爾——您很喜歡波德賴爾筆下的巴黎麼?P80哪座城市令你念念不忘,像是波德賴爾愛上巴黎?

2,臺灣電影——蔡明亮《天邊一朵雲》,侯孝賢的《悲情城市》……臺灣的中國屬性的神話和國家認同的彷徨——P91九零年代的臺灣,社會運動蓬勃興起,從政治到社會的管制鬆動,從媒體接收的西方個人主義取代原來生活的集體的過程,其爭議性展現了認同的調整與臺灣社會邁向多元化的文化象徵——“悲情時代”的特徵——“政治”不再是禁忌的主題,“身體”是新時代的精神。身體的禁忌在挑戰快要崩解的卻仍然存在的社會集體意識?P92——後現代的意義?

3,複合城市中的超現實空間——電影中的城市拼貼所代表的是什麼?後現代是充滿隱喻、符號與多重所指——超現實主義經常擁有招來的意外,它歡迎未經邀請的事物,奉承“混亂的呈現”——那麼在這場潮流中我們如何去理解這種多元化,我們正處於一個動盪的大時代之中,大陸的轉型期,臺灣的現狀,文藝作品中的表現,從文化如何理解社會生活?

 

攝影的“美”需要一種“人的取決”的印記。——蘇珊·桑塔格

4,攝影在美學中的角度——P100,“照片事實上是捕捉到的經驗,而相機是當‘意識想要獲得某些東西時的理想手臂’”(桑格塔)——“攝影式的觀看”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看到,卻把它視作太過尋常之物以至於忽略的東西裏面發現美的才能。——p101它改變了“觀看”本身,鼓勵“為看而看”。—— P109攝影被視作一種坐落在“知”以外的“知的形式”,以一種“智取”世界的方法,取代正面攻擊,——P107攝影家們暗示我們“即使是試圖瞭解世界”這項工作的徒勞,而提議我們“只是收集”——只是去“體驗和收集”的狀態和閒逛者的精神內核如出一轍,那麼是否可以理解“攝影式的觀看”也是to see的一個部分?

 

_M#]

Gewörfenheit ins Dasein




用戶插入圖片

Gewörfenheit ins Dasein(1963, 石計生/高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