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教授榮獲通過執行2008年國科會紀露霞至民歌轉換之社會研究案(I)

石計生教授榮獲通過執行2008年國科會台灣歌謠至民歌轉換之社會研究案(I)

國科會計畫編號: NSC 97-2410-H-031 -039 –
執行期限: 97/08/01 ~ 98/07/31

研究題目:音樂作為一種鄉愁:台灣歌謠與民歌流行轉換之社會研究
(1970-1980)

Music as a Nostalgia: A Social Research on the Transition of Taiwan’s Song from Ballad to Folk Styles(1970-1980)

中文摘要

本研究是以1970-80年代台灣民歌手的音樂呈現為出發點,輔以96年度國科會研究案對於60年代台灣歌謠演唱家紀露霞演唱生命史的研究,從歷史縱深探究歌謠與民歌流行轉換的社會意涵,並試圖詮釋音樂活動所表現的多重性,不只是音符調性的使用,或音樂如何被構成,還包括社會生活中音樂活動所扮演的角色,聚焦於以藝術到處尋找回家的「鄉愁」感覺,和此鄉愁的具體現實指向。
通過批判性文獻回顧,本研究以強調音樂/社會的與時俱進的比較觀點,挑戰目前「1970年後崛起」與「音樂工業決定」的民歌研究主流論述。雖然受到政治力量的壓抑,本研究認為,從曲風多元、準全球化但充滿本土性的紀露霞隱退卻繼續活躍於嘉義等地方所象徵的台灣歌謠「死而不僵」的1970年代,和崛起於台北都會區「唱自己的歌」卻轉向深具「文化中國」風格的民歌同時並存的現象,與當時民歌的大量流行至中國大陸等事實,提出音樂作為一種鄉愁所觸發的諸問題:(1)歌謠與民歌音樂風格轉化的社會文化意義為何?(2)跨界流行至海峽對岸的民歌其音樂文化傳遞的接受過程與對「接受社會」的衝擊為何?(3) 歌謠與民歌音樂中的鄉愁轉換對於台灣意識的後續影響為何?
本研究藉由社會學中專注於音樂與歷史的學術視野,以及對具代表性民歌手訪談及其音樂創作的時代描述能力探索,從質性與比較研究等研究設計出發,來重構那些曾經空白與斷裂的歷史軌跡,並據以建構出更完整的台灣音樂社會圖像,與揭露社會史轉換的音樂「差異化鄉愁」深層意涵。

關鍵字:台灣歌謠、台灣民歌、社會史、鄉愁、台灣意識

一首歌我們遲了五十年:紀露霞與鼓霸樂隊

◎ 五十年後再相見–紀露霞與鼓霸樂隊:由左至右:編曲家溫錦添、喇叭手洪慶雲、寶島歌后紀露霞、石計生教授和現任鼓霸樂隊團長邱志炅(台北/環河南路廣州街一帶鼓霸練習地,2008.06.29)

【田野筆記】 持續不斷的收集,訪談與調查做這紀露霞國科會研究到了這張照片,是令人感動的一刻,因為我無意中促成了五十年未曾謀面的音樂老朋友的相見。現在仍是鼓霸的編曲靈魂的溫錦添先生,雖然當年因為去當兵,遂與紀露霞失之交臂,卻仍很激動地高興有機會再和他心目中的寶島歌后紀老師見面;而洪慶雲先生就幸運的多,當年在鼓霸創始人團長謝騰輝先生寓所–中山北路蜜月堂二樓練習時,曾和紀露霞合作過。在紀老師與鼓霸第二代五十年後再次合作練習唱台語經典〈飲淡薄〉時,我站在他旁邊,已經退居幕後的洪先生一直稱讚地對我說:「伊的聲音攏沒變」,和紀老師握手話舊時還拿出從前的剪報給紀老師,顯得無比年輕。
而熱心維持鼓霸優良傳統的現任團長邱志炅先生,正因為之前的因緣際會訪談到他時,才有後來的中山堂幾次焦點訪談,終於我心中起了一個非常深刻的願望與念頭: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設法向政府或民間企業申請或募款,讓這五十年未曾再合作過的紀露霞與鼓霸大樂隊,再次合作。就是因為這個許願,才有這次的首次練唱。這真的是歷史性的一刻。我的研究助理研究生們劉宏勳、張安天以及我國科會研究案的協同主持人音樂系呂鈺秀教授的研究生商慧珍都很認真地記錄下了這場面。
「 一首歌,我們是不是已經遲了五十年?」我在回程的車上問紀老師。老師以她充滿智慧與對於音樂不悔堅定的語氣笑笑對我說:「永遠不會。」她說她七十歲的心中充滿了美妙的回憶。說沒想到還能與五十年前的朋友見面,一起再練習昔日歌曲,雖然開始總是有些生疏,連用的譜都不同。湧上心頭的是青春少女時期的生命經驗,在爾今台北同樣的街頭不同的地景與氛圍中飄忽著。暴雨過後。我們嗅到了徹底沖刷後的天地,一種遙遠的關於音樂的記憶,就這樣快樂地在紀露霞高低收放自如的繞樑歌聲中慢慢靠近,而歲月的蹤跡已然隨雲隱藏…(石計生,2008.07.03)。

1 ...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