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街口的流行駐足:與Andrew Jones教授至第一唱片行李錦祥先生訪談記

用戶插入圖片

就在唱片行門口雅座訪談(邱婉婷攝影)

用戶插入圖片

Andrew 教授與李錦祥先生(邱婉婷攝影)


2012.02.24下午踏查兩小時北大稻埕後,這天與美國柏克萊大學Andrew Jones教授夫婦等一行人來到第一唱片行,為了是訪談老闆李錦祥(阿祥)先生。Andrew是國際知名的流行音樂學者,寫的Yellow Music(留聲中國)一書獲得學術界很高評價,我請他到東吳大學演講其最近的關於香港時代曲的歌星葛蘭的研究後,他亦有研究台灣歌謠興趣,就透過李先生女兒李玲玲安排,一起到這保安街與延平北路口著名的唱片行參訪。六十幾歲的阿祥伯是典型隨和親切講義氣好客的台灣人,充滿熱情地拿出好吃的糕點,咖啡和手工水餃給我們吃,然後就隨性坐在人車繁忙店門口前的雅座聊了起來。

Andrew先問了他關心的第一唱片行與第一唱片公司的關連。阿祥伯說基本上第一唱片公司老闆葉進泰經營的是壓製黑膠唱片的工廠,本身也有營業據點,第一唱片行是跟他們進貨來大稻埕賣,屬於上下游關係。阿祥說其實當時主要是從中華商場的八家中盤唱片行批貨到大稻埕這邊來賣。為何只有從第一唱片公司直接拿唱片?就是因為它的名字也是第一!阿祥幽默地說。因為喜歡音樂,他退伍後就先到中華商場第一家的米高梅唱片當店員,老闆蘇國治對他很好。半年後就自己出來開店,1963年先是在南京西路/延平北路口附近法主公廟旁設立麗鳴唱片,後來因道路拓寬,就移至現在的保安街口,位置就在大稻埕大茶商陳天來於日治時期1935年,為慶祝始政四十週年而出資興建的第一劇場對面。(後來晚上在大春日式料理吃飯時,阿祥女兒李玲玲則說出第一唱片行有分店之事,地點是在蘆洲,因為1963年葛樂禮颱風肆虐,遂集中營運至大稻埕) 從那時之後,第一唱片行,可能是全台灣最小只有一坪大的店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黑膠, 卡帶,CD各種音樂相關產品,把整個店塞得滿滿的,甚至還藏著鳳飛飛年輕罕見照片。是在鳳媽媽家。我照的,沒想到保存的這麼好,經過這麼多年。阿祥伯太太李淑美女士說。

從那時開始第一唱片行,屹立於日治時期以來就被稱為台灣人市街的大稻埕,戰後就展開了它的讓喜歡流行音樂的人駐足,流連忘返的傳奇故事。

我就問阿祥伯那些掌故。阿祥說:我這唱片行的生意當然主要和第一劇場有關。每次電影散場就人潮滾滾,我就用店裡這超大音箱用麥克風放送廣告,說店裡有電影主題曲唱片,因為通常和電影主題曲相關的黑膠賣得最好,果然應接不暇的顧客都來。那時第一劇場日本片最多,愛染桂(愛染かつらを), 君在橋邊(/あの橋の畔で ), 君在何處(あの波の果てまで)和宮本武藏等等都很受歡迎。這一直到民國六十年左右就不好了(台灣跟日本於1972年斷交),我記得後來都是放西洋片和國語片,看的人越來越少,有次散場時只有兩個人出來,真的不能和放日本片時比啦。那像Andrew教授這樣的阿斗阿(外國人)也有來買嗎?有!很多,美軍也有(1965-75越戰時期),到現在還有很多外國人來我這裡指名要買文夏老師的CD,咱台灣寶島歌王文夏個歌很流行,阿斗阿也喜歡啦。阿祥生動地說著。到現在,住在大橋頭附近的文夏也常常到店裡來走動。

並且,阿祥說出了幾個在學術研究上很有價值的事情:第一劇場的建築樣式是長條型,約有三層,一進門往前走是木頭座位與舞台,兩旁有樓梯可以上二樓。第一歌廳是要從外面往後走的樓上。而原來在南京西路日治時前著名的蓬萊閣,戰後也移到了第一劇場旁邊,也就是要去舊國泰戲院的巷子左邊第一棟建築,阿祥伯和他太太李淑美就是在第一劇場旁的蓬萊閣辦結婚喜宴的。蓬萊閣這是新的發現,之前我訪談巷內一棟清代建築的主人時,他只說了第一劇場曾經有日本能劇的演出,和國泰戲院主要演出洋片和國語片,連當時蔣介石總統都來看過。阿祥的記憶裡則不太清楚第一劇場曾有能劇演出。也許是因為我不喜歡看那個,就沒印象。

在討論什麼唱片當時比較流行時,Andrew太太也在柏克萊大學教書的柏蘭芝教授則問:台語歌和國語歌誰賣得比較好?阿祥說是台語。買國語主要還是去西門町中華路一帶,台語就是我這裡。像是布袋戲孝女白琴是我記憶裡第一張大暢銷的台語唱片,賣得太好,還有去登記,別人不可以隨便翻印。我聽到這話就很警覺,因為過去的印象,台灣在六零年代沒有什麼智慧財產權觀念,所以上次訪談靜婷時,她之所以委婉拒絕在我帶去的黑膠上簽名,就是因為她認為是台灣盜版,不是香港的正版。但我說那時沒這個觀念。那為何孝女白琴還去登記?於是我就問阿祥伯:那西洋和香港的,像是梁山伯與祝英台怎樣?阿祥說:沒沒,都沒有登記,那不用。我心裡想,這件事情這樣也就很有趣,就現在研究所知道,即使台語也不一定都有登記版權,像紀露霞的黃昏嶺,目前我們就已經發現至少有八家不同唱片公司同時發行。其他台語唱片也有不少相同現象。而且,登記版權和智慧財產權是否一樣?值得進一步研究。

訪談尾聲,阿祥女兒李玲玲很熱心從網路上找到第一唱片公司葉進泰的近聞:原來他不做唱片後,改行去做CD,世界最大的CD工廠錸德科技公司,創辦人竟就是葉進泰,在理解台灣歌謠唱片歷史來說,這條線也是未來重要訪談的對象。我隨身有帶6月7日寶島歌后紀露霞中山堂演唱會的DM,就請托阿祥伯放在第一唱片行代為宣傳,也想起他和天南電台知名台語廣播節目許鷹先生熟識。又加問了一段。這又印證了Andrew教授在Yellow Music一書裡所說的媒介迴路(media loop)的觀念:這裡是廣播, 電影和唱片業的魚幫水,水幫魚的流動過程。許鷹視紀露霞為母親,你只要說是紀露霞,就能訪問到許鷹。阿祥伯教導我說。

晚上我安排了飯局,想邀請阿祥伯夫婦一起與Andew大家吃飯,卻因為生意太忙,就由女兒李玲玲代表。在大稻埕的太春日本料理,也請大稻埕著名文史工作者葉倫會先生參與。剛開始吃飯後不久,Andrew說身體不適想先告退,就和他太太一起起身要離開時,忽然暈倒。就緊急叫了救護車我陪同他們至馬偕醫院,幸好幾個小時後沒有大礙就回家了。李玲玲,學生與助理何旻杰和邱婉婷都也於飯後趕來醫院探視,一切安好。我在醫院也致電阿祥伯跟他感謝,這麼百忙生意裡還跟我們聊了這麼久。他很關心Andrew 狀況,說這沒什麼,身體最重要。回士林家裡時台北忽然也變得越來越冷了,但這曲折奇異的一天,在我已經超過一百名研究訪談的歷史裡,寫下深刻一頁。

2006年的夏天,我因為在廣播電台裡聽到紀露霞的歌聲,而開始做台灣歌謠的研究,經計程車司機的介紹,才知道去保安街的第一唱片行買亞洲唱片公司出的台灣歌謠典藏集的CD, 展開研究。六年後,我又因為Andrew教授想要瞭解台灣歌謠唱片狀況,又回到我的研究起點,增進了非常多的知識與更多的訪談線索。並且,訪談到非常難以接受訪談的阿祥伯,真的非常高興。

回程時深覺台灣歌謠流行研究博大精深,不能眼高手低空談理論,也不能只是踏查行走沒有抽象思維。Andrew教授其理論層次實是我心目中做流行歌研究的典範。他的媒介迴路與迴路型聆聽(circuit listening)也刺激我從台灣本土主體性發展的流動性思維,印證我多年研究的某種觀點。也想起在馬偕醫院急診室時,我握著Andrew冰冷的手逐漸轉而溫暖時,緩緩醒來的Andrew對著我說: Stone, thank you, you are a Budda. 我說:Andrew, you are my brother. 我們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目送他們夫婦離去,在黑暗裡的暖流,而風的彩翼已經飛滿了天(石計生後記,2012.02.25)



訪談大稻埕永樂座耆老王添財先生(2011.09.16)


用戶插入圖片

大稻埕永樂座耆老王添財先生(台北/陳天來宅前,2011.09.16)

用戶插入圖片
(2011.09.16)經由大稻埕著名王有記茶行主人王連源先生的引薦,這天得以與何旻杰,朱思樺等學生助理們一起至西寧北路的崇善基金會拜訪永樂座耆老王添財先生。在樓下時,就有一騎著單車身手仍然十分靈活的老先生與我們親切打招呼。一起上了二樓後,也碰到他的後代王世銓先生。整個基金會基本上是個佛堂格局,我們先合掌禮佛後,才展開訪談工作。

做研究真的沒有僥倖,邱坤良教授在民俗曲藝裡寫永樂座文章已經夠水準,但總覺得少了什麼。這次訪談永樂座的王添財老先生解答了我的困惑:永樂座作為1930年代大稻埕首屈一指的劇院,其消失與228有關;永樂座是一座仿造法國劇院精美絕倫的有1400個座位的台灣人建立的大劇院,有450坪。說其髒亂不堪實有政治目的。
永樂座作為與第一劇場一樣,是台灣人建立的混合館劇院,除了京劇,南管,魁儡戲,歌仔戲外,也放映電影,來源可能是中國上海與日本片,但默片的辯士解說都是臺語。台灣人市街裡的藝術高度,同時是知識份子聚集反抗戰前日本人,戰後陳儀腐敗國民政府政權的地方。距離228即使經過了幾十年,王添財先生仍然十分保留地不願意多談永樂座在台灣人反抗強權歷史裡扮演的角色,基於研究倫理,我並沒有進一步追問。

但從歷史文獻也知道,組織台灣民眾黨的
蔣渭水的大眾葬,就是從永樂座開始; 而228事件前的遊行聚會,台灣菁英們就是在永樂座討論路線。永樂座的被徹底毀滅,雖然有經營不善於1962年歇業後基於商業考量拆除建築本體因素,但是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一張全貌的照片,就令人十分懷疑其政治手腳。

王添財接著說,他的父親 王君樹先生是興建於1924年的大稻埕永樂座劇院的管理與室內設計師,擁有五分之二的股份,同時也是主要出資興建的茶葉富商陳天來先生的忠僕。永樂座三層樓建築裡的椅子都是他父親所設計與製作完成的。我問他:永樂座到底什麼樣子?王添財與王世銓異口同聲說:就是公會堂(今之中山堂)的建築樣式縮小版!正面三層樓,從兩旁西式樓梯上二樓,中間有lobby,可再往上至三樓;正前方舞台寬敞,仿造法國劇場舞台設計,下方有一層樓深的高度,深具音箱效果,劇場演出時完全不用麥克風。我記得顧正秋在永樂座轟動演出三個月時,唱著名劇碼玉堂春,鎖鈴囊和四郎探母等時,他的聲音可以從永樂座穿出一直到延平北路都聽得到!

王添財先生說。當年,梅蘭芳弟子顧正秋剛到台北時,本來要去中山堂唱,但唱了兩場就要求到永樂座唱,原因有二:永樂座舞台後方還有五層樓建築相連,能夠提供動扎上百人的戲班住宿;永樂座完全為了舞台設計,是開放式空間,中山堂是封閉空間,無法讓聲音較小的顧正秋完全發揮。王添財也記得日治時期放過的火燒紅蓮寺的上海電影,也有日片,但其實在永樂座都變成臺語片: 因為是默片,辯士(電影解說員)講的都是臺語啦!大稻埕作為台灣人市街,不講日語講臺語啦!

王添財小時候就常常銜父命出入貴德街的精美絕倫的陳宅送東西,拿東西,自由出入,可見兩家關係深厚。並且通過他的描述與帶領,我們終於清楚地知道了這到現在一張原貌照片都沒有的永樂座的確切位置與大致樣貌。王世銓先生用基金會的電腦調出資料,我請研究生旻杰進行現場記錄:永樂座被拆除的消失無蹤的永樂座,位於今日大同區迪化段三小段,地號234~274號;(應是舊地址),包括:迪化街單數號19~35號,雙數號20~38號,(現今地址範圍) 共19間,為永樂座地基範圍,地坪大小為1491平方公尺,換算成坪數約略451坪!整個永樂座方位為坐西向東!我和研究生們應該是台灣學術界第一個知道永樂座的確切位置,規模與內外裝飾的人。王添財甚至帶我們到永樂市場46巷對面實地踏查,真的是驚人的大。

之後王先生又帶領我們去大稻埕建設史裡非常重要的陳天來先生的宅地附近踏查,說了很多過去記憶裡的兩家往事,甚為珍貴。也走到永樂市場,說了日治時期就有的規模有幾百人可以同時住宿的永樂旅社的存在。也說了日治至民國永樂市場的變化。同時說了對於圓環的感情,認為永樂市場與圓環是台灣人在大稻埕的兩大指標地點,其衰落雖令人傷感,但仍須保持希望。在連續三小時的訪談與踏查後,我們深受感動地與王添財先生告別,對於大稻埕王添財先生的土地熱愛肅然起敬,我們後輩應該更努力保存台灣文化,當再次走在大稻埕土地上,覺得腳步特別紮實有力,夕陽餘暉,等待繼起的陽光(石計生後記,2011.09.17)。


大稻埕:杏花閣酒家(從周順吉古宅到王有記茶行)

用戶插入圖片

大稻埕:杏花閣酒家(台北/民生西路,2010.11.15)



大稻埕:杏花閣酒家
 (從周順吉古宅到王有記茶行)


這天帶領選修台灣流行音樂與數位文化典藏課程同學大稻埕踏查,有一些機緣隨機進行了幾個重要的訪談。在第一劇場後面的國泰戲院舊址旁,造訪那棟清代建築時,那主人恰好在家門口,這樣邀請我們師生二三十人入內。該建築主人是周順吉先生,生於1949年,改朝換代的時代,熱情而入世,說著關於第一劇場與國泰戲院的掌故。說他小時候記得躲在一旁看第一劇場俳優演日本傳統舞劇,與舊稱文化戲院的國泰戲院演蔣介石要看的好萊塢電影十誡的掌故。周順吉對第一劇場展演內容說法明顯與六館街耆老翁東城先生說的放映歐美電影有出入。繼而一想,應該是日治與戰後時間點的演出差異與戰後第一劇場本身呈現老態亦有關連。戰後十年,原來屬於台灣人市街的大稻埕,還有剩餘價值的日語與終於進來的國語閱聽,音樂展演空間明顯有了轉變。


 


往辜顯榮鹽館後,轉往陳天來的豪宅。一如往昔只能在路邊讚嘆這1920年代的經典建築。忽然間迎面而來的一個柱著柺杖的老先生,笑臉迎人地看著陳天來宅。我的田野直覺經驗告訴我:這人重要。就直接跟他聊天。他,王文慶先生(可惜囿於情境忘了照相),人住美國,只是路過。但他小時候就住在這貴德街的85號,與陳天來宅的73號是鄰居。他是陳天來三房的兒子陳守仁(可能記錯,要對逐字稿)的小學同學。他倆常常一起踏在淡水河河堤上一邊玩,一邊看水看山,好不快樂(顯然那河堤是日治時期興建的比現在9.6米國民政府蓋的低很多,可以看到淡水河)。他也講了非常精彩的當時陳宅內部的雕龍畫棟故事,室內花園與噴水池等等。也談到日本總督親臨陳宅為陳天來另一兒子陳清波擔任參議員的祝賀等等。


 


後來轉至王有記茶行,本來只是純踏查,卻因為老闆王連源先生因為自己也是東吳大學會計系的校友,見到東吳教授與學生特別高興,竟然親自講解。王有記茶行從史料閱讀,我早知道是百年老店之外,更是目前全台灣保留最為完整的茶葉精製廠。就建築與茶文化而言,格局來說當然是王國忠先生的新芳春行為經典而華麗,但已經沒有王有記這樣的完整。王連源先生鉅細靡遺地為我們師生上了寶貴一課之外,還帶我們去二樓看到他精心設計的南管音樂展場,每個星期六的下午兩點至五點,都可以來免費閱聽。真是有心的大稻埕人。


 


回程無意間遇到了我夢寐以求的另一美麗:杏花閣酒家。這也是日治時期出名的大稻埕音樂台北的展演空間,一直知道但卻從來沒見過,以為已經拆除。這日助理汝育幫忙照相時發現,在民生西路上竟然就矗立在新芳春行旁邊不遠。看其山牆的巴洛克雍容,連三棟打通的門面,氣派非凡。更說明日治時期大稻埕的富足與繁華。這次踏查感覺特別的是,這麼多原來對大稻埕一無所知的來自東吳各系學生的認真走完全程,並且領受大稻埕的美麗,思樺,汝育和我也算為台灣文化盡了一份心力。大稻埕異托邦果然名不虛傳,不斷有新的驚喜,每一個位址總存在著另一空間。也重新定義了質化滾雪球研究:不但可由重要他人繼續滾雪球訪談,異托邦建築體也是,有歷史深度的建築體是異托邦存在痕跡,它是活的,會呼吸,會指引,讓沈澱的歷史不斷地浮現,以穿越時空的眼神撫慰業已乾涸的人心 (石計生後記,2010.11.1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