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大稻埕永樂座耆老王添財先生(2011.09.16)


用戶插入圖片

大稻埕永樂座耆老王添財先生(台北/陳天來宅前,2011.09.16)

用戶插入圖片
(2011.09.16)經由大稻埕著名王有記茶行主人王連源先生的引薦,這天得以與何旻杰,朱思樺等學生助理們一起至西寧北路的崇善基金會拜訪永樂座耆老王添財先生。在樓下時,就有一騎著單車身手仍然十分靈活的老先生與我們親切打招呼。一起上了二樓後,也碰到他的後代王世銓先生。整個基金會基本上是個佛堂格局,我們先合掌禮佛後,才展開訪談工作。

做研究真的沒有僥倖,邱坤良教授在民俗曲藝裡寫永樂座文章已經夠水準,但總覺得少了什麼。這次訪談永樂座的王添財老先生解答了我的困惑:永樂座作為1930年代大稻埕首屈一指的劇院,其消失與228有關;永樂座是一座仿造法國劇院精美絕倫的有1400個座位的台灣人建立的大劇院,有450坪。說其髒亂不堪實有政治目的。
永樂座作為與第一劇場一樣,是台灣人建立的混合館劇院,除了京劇,南管,魁儡戲,歌仔戲外,也放映電影,來源可能是中國上海與日本片,但默片的辯士解說都是臺語。台灣人市街裡的藝術高度,同時是知識份子聚集反抗戰前日本人,戰後陳儀腐敗國民政府政權的地方。距離228即使經過了幾十年,王添財先生仍然十分保留地不願意多談永樂座在台灣人反抗強權歷史裡扮演的角色,基於研究倫理,我並沒有進一步追問。

但從歷史文獻也知道,組織台灣民眾黨的
蔣渭水的大眾葬,就是從永樂座開始; 而228事件前的遊行聚會,台灣菁英們就是在永樂座討論路線。永樂座的被徹底毀滅,雖然有經營不善於1962年歇業後基於商業考量拆除建築本體因素,但是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一張全貌的照片,就令人十分懷疑其政治手腳。

王添財接著說,他的父親 王君樹先生是興建於1924年的大稻埕永樂座劇院的管理與室內設計師,擁有五分之二的股份,同時也是主要出資興建的茶葉富商陳天來先生的忠僕。永樂座三層樓建築裡的椅子都是他父親所設計與製作完成的。我問他:永樂座到底什麼樣子?王添財與王世銓異口同聲說:就是公會堂(今之中山堂)的建築樣式縮小版!正面三層樓,從兩旁西式樓梯上二樓,中間有lobby,可再往上至三樓;正前方舞台寬敞,仿造法國劇場舞台設計,下方有一層樓深的高度,深具音箱效果,劇場演出時完全不用麥克風。我記得顧正秋在永樂座轟動演出三個月時,唱著名劇碼玉堂春,鎖鈴囊和四郎探母等時,他的聲音可以從永樂座穿出一直到延平北路都聽得到!

王添財先生說。當年,梅蘭芳弟子顧正秋剛到台北時,本來要去中山堂唱,但唱了兩場就要求到永樂座唱,原因有二:永樂座舞台後方還有五層樓建築相連,能夠提供動扎上百人的戲班住宿;永樂座完全為了舞台設計,是開放式空間,中山堂是封閉空間,無法讓聲音較小的顧正秋完全發揮。王添財也記得日治時期放過的火燒紅蓮寺的上海電影,也有日片,但其實在永樂座都變成臺語片: 因為是默片,辯士(電影解說員)講的都是臺語啦!大稻埕作為台灣人市街,不講日語講臺語啦!

王添財小時候就常常銜父命出入貴德街的精美絕倫的陳宅送東西,拿東西,自由出入,可見兩家關係深厚。並且通過他的描述與帶領,我們終於清楚地知道了這到現在一張原貌照片都沒有的永樂座的確切位置與大致樣貌。王世銓先生用基金會的電腦調出資料,我請研究生旻杰進行現場記錄:永樂座被拆除的消失無蹤的永樂座,位於今日大同區迪化段三小段,地號234~274號;(應是舊地址),包括:迪化街單數號19~35號,雙數號20~38號,(現今地址範圍) 共19間,為永樂座地基範圍,地坪大小為1491平方公尺,換算成坪數約略451坪!整個永樂座方位為坐西向東!我和研究生們應該是台灣學術界第一個知道永樂座的確切位置,規模與內外裝飾的人。王添財甚至帶我們到永樂市場46巷對面實地踏查,真的是驚人的大。

之後王先生又帶領我們去大稻埕建設史裡非常重要的陳天來先生的宅地附近踏查,說了很多過去記憶裡的兩家往事,甚為珍貴。也走到永樂市場,說了日治時期就有的規模有幾百人可以同時住宿的永樂旅社的存在。也說了日治至民國永樂市場的變化。同時說了對於圓環的感情,認為永樂市場與圓環是台灣人在大稻埕的兩大指標地點,其衰落雖令人傷感,但仍須保持希望。在連續三小時的訪談與踏查後,我們深受感動地與王添財先生告別,對於大稻埕王添財先生的土地熱愛肅然起敬,我們後輩應該更努力保存台灣文化,當再次走在大稻埕土地上,覺得腳步特別紮實有力,夕陽餘暉,等待繼起的陽光(石計生後記,2011.09.17)。


大稻埕六館街的輝煌時光:訪談翁東城先生

用戶插入圖片

大稻埕耆老翁東城先生訪談(台北/羅斯福路五段,2010.10.22)

訪談照片說明,由右至左:石計生教授、翁東城先生(今壽90,生於大正十年,父親翁車先生,是清代大稻埕六館街英國洋行的總舖師)、徐培堯(翁東城之外孫,石計生教授指導之碩士研究生)、蔣粉女士(翁東城之妻,大稻埕日治時期松茂茶行掌上明珠,是台灣歌謠作詞家李臨秋公路局時期的同事,李臨秋曾介紹她去陳天來開設的第一劇場與茶行工作),黃皓瑜(台大音樂所研究生,研究助理)、何瑪丹(台大音樂所研究生,研究助理)和周汝育(國科會研究專任研究助理)

說起對於台灣歌謠的研究,從紀露霞一路走到現在的回到過去看時空裡的流行音樂與社會空間關連,發現大稻埕與艋舺是台灣正港藝術精神性的表現地域,並且是充滿異質,傳統,開放,與混種可能的表現。大稻埕區域,繁華雍容文化深厚的台灣人市街並非是一個抽象的存在,而是具體而微地,活生生地存於記憶裡,雖然物質空間中已經被摧毀,如清代被稱為六館街,日治時期被稱為港町,今天貴德街一帶的英國經營茶葉的洋行,與荷蘭,德國,美國等各國領事館聚集的區域,全數拆除改建,狹窄斑駁的小巷,今天已經完全無法得見其興盛繁榮的面貌。我在閱讀歷史文獻時,每讀於此,對於那從深廣良港處處的淡水河眺望洋行茶館林立的河岸美麗景觀,及其背後的階級與族群革命意義脈絡理解,均深深嚮往之。

而今日能夠訪談到明治時期就已經是大稻埕六館街英國洋行的總舖師翁車之子翁東城先生,談他父親與自己,是一個偶然。我指導的東吳大學碩士生徐培堯,一個從小受到良好音樂培養卻毅然轉研究台客音樂社會學的獨立思維學生。有天在我研究室看到一張1903年的台北市地圖,他端詳良久後跟我說,「老師,我家以前就住在太原路,我外公他爸爸就是六館街的外國領事館的廚師。」我聽了心中一振,覺得實在難得,竟然過去只能仰賴莊永明先生零星說明的幾乎是像神話般的六館街,今日竟然有一個大稻埕耆老可以親口告訴你一切,乃請學生思樺安排,約定這樣重要的深度訪談。

生於大正十年,西曆1920年,今高壽九十的翁東城先生記憶力驚人的好,他完全記得小時候與父親怎樣在六館街至河溝頭街之間的英國洋行,領事館出入,在大花園與洋樓遊玩的場景,以及船如何從深遒淡水河入港,英國人,廣東人,台灣人與日本人是如何在這充滿異國風味又十分本土的大稻埕,台北首善之地產生既合作又競爭的生意與文化關係。他的父親翁車,是台灣第一個作西餐的總舖師(如何學得這門廚藝,還需進一步訪談),受到德記,怡和等六個洋行和領事館的委託,作每日三餐的食物與有時宴會時的總舖工作。薪水好得不得了,一般工人一月工資為七塊半,翁車先生一月一家洋行給他三十五元,三家就超過一百元。而日本三井株式會社的出現,企圖進入茶行生意,彼時也無法撼動英國人的基業。翁東城先生也提到他去第一劇場,第三世界館,永樂座與淡水戲園(新舞台)看影片,聽歌的經驗,其中一個待考證問題,皓瑜與我都察覺了,是翁東城說新舞台看的是歌仔戲,沒有正音(京劇),就目前史料顯示,辜顯榮從日人手中買下新舞台後,是從上海,福州引進京劇班為主。一個可能是大稻埕既是台灣人市街,京劇的欣賞主要是在知識份子階層,一般人基本上聽不懂,所以新舞台為了吸引票房,會穿插上演歌仔戲等台語戲碼與音樂。翁東城也說到去太平町通,延平北路上的古倫美亞唱片行聽台灣流行歌的經驗,更說到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約是大正十五年間,1926年,他在永樂市場附近看過一個彈著日式三味線的台灣歌手,名字不記得,只記得有爆牙,在邊教人唱台語歌,邊賣歌本。我懷疑是陳君玉或者是誰。這事情是比戰後洪一峰,楊三郎,葉俊麟他們在圓環作同樣的事情早了三十年,十分有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意義,必須進一步比對文獻與交叉訪談確認。瑪丹也希望未來能問翁先生關於聆聽流行小曲的經驗,我說好。

翁東城的妻子蔣粉女士,現年也八十多歲,令我十分驚喜地說出她是台灣歌謠作詞家李臨秋在公路局時期的同事,十分熟悉,辦公桌就在對面。出身也是大稻埕世家,為位於大光明戲院(日治時期第三世界館)的松茂茶行掌上明珠(下次深入訪談其父親與茶行事宜)。她說本來公路局有六個會社,她當時當到主任職,辦公室就在博愛路七重天菊元百貨上,因為結婚必須辭職,但又需離家近點的工作。李臨秋遂介紹她先去永樂町第一劇場擔任剪票員,因工作時間在晚上,不適合已婚婦女,又轉至大稻埕陳天來的錦記茶行擔任出納(需進一步問她與李臨秋關係,特別是台灣歌謠這塊)。他們倆夫妻還談了國民政府軍隊從火車站走出的敗軍之象,與後來二二八當時的實況。也說到戰後六0年代越南總理阮高祺來台北跟翁東城設於衡陽路的外幣匯兌處交易的事宜。因為已經讓翁先生連續講了三個小時,從早上十點半到下午一點,我覺得應該停止訪談,適可而止。遂帶領一起來訪談進行照相錄影錄音工作的學生皓瑜,瑪丹與汝育禮貌告辭,培堯送我們至捷運站。我說你外公喜歡攝影,剛才他說那時就照了很多相片,改天整理好,我們再來拜訪,一定也是對於台灣土地珍貴的記錄。

所謂的颱風的雨直直落下,吃飯喝咖啡時和皓瑜討論了舊約出埃及記裡的一些信仰問題,後來大家一起討論。瑪丹則問我,老師,你這研究訪談的熱情是不是你過去做學生運動的延續?我說,不是,我本來以為經歷杜鵑花城那段沒有明天的戒嚴時期運動後,實質上的熱情已經結束了,因為不會比那段時間更激烈熱情的生命投入了。但是,自從於地下電台聽到紀露霞老師的台灣歌謠青春嶺後,迄今五年,我知道,通過流行歌研究,對於土地的熱情,一點一滴地回來了,以更為成熟之姿,如同一種對於邏輯神,而非功能神的信仰。

DRA,關於愛與土地的熱情這一切,他需要的是被靠近,被喚醒。

(石計生田野後記,2010,10,23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