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乞生:大稻埕街屋解謎

用戶插入圖片

郭乞生(大稻埕涼州街街屋,台北2009)

 
記得台北民間街屋專家印海寺inhelix帶我們師生踏查大稻埕時,來到涼州街時看到這寫著 郭乞生 三字的街屋時問我,
知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我說不知道。留下一個謎團。現在經由學生子岳的搜尋,終於通過網路的力量理解郭乞生是一個人名,可能是大稻埕教會的長老。或者是我新發現的另外於1936年出資拍電影〈嗚呼芝山巖〉的人,無法確認。但仍不知涼州街街屋究竟是何用途,只能先將此發現記錄(石計生後記,2010.01.04)。


郭乞生也有出資拍電影:1936年〈嗚呼芝山巖〉(令人懷疑是否為同名同姓)

1936年
〈嗚呼芝山巖〉全八本,國粹電影社,總督府文教局編製。此為台灣電影劇中第一部的發聲片。不過這是採取先拍攝後錄音的方法,關於出資情形是國粹的代表飯島氏負擔,林堯俊、郭乞生、楊木水等三人出資六千元做拍片費用,李松峰亦參加攝影工作,主演為黃寶珠(台北標準美人,エルテル酒家侍應生ナナ子!俗稱五百萬元美人
)    

出處: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 , p.351, 三澤真美惠 前衛出版社, 2002


 


涼州街街屋山牆所見的「郭乞生」是大稻埕長老教會的人物,1940年奉差遣,建立三重埔教會。

三重埔教會
主後1940聖靈差遣大稻埕教會四位長老,余約束、郭乞生、李天來及陳啟賢到三重埔來開拓福音事工,當時以每月20圓的現金在十一間仔(現為和平街)租一間民房,客廳只有五-六坪左右,暫稱為「講義堂」,於同年7月7日開始聚會,剛開始由黃主義牧師帶領幾位神學生輪流主日事奉。


  用戶插入圖片至1941年6月14日,本會昇格為堂會,並同時監選及聘請郭和烈牧師為第一任牧師,後來因郭牧師受聘為台北神學校專任教授,乃於1946年聘李雅各牧師為第二任牧師,此時各項事工漸漸興起,青年也頗為活躍而且聖歌隊得鄭錦榮牧師之指導亦水準頗高,常在「台灣廣播電台」獻唱,此外,主日學野外佈道事工亦頗有成長,在此各項事工皆快速成長下,乃積極尋覓土地,期待自力建造獨立的禮拜堂。


  1952年,正值北部宣教八十週紀年,亦是本會開設十二週年,得黃兆麟醫師高堂(李蘭女士)之同意,將其位於三重派出所旁之樓房二、三樓權充為禮拜堂,並在一樓及內院附設育幼稚園,成為三重埔第一所幼稚園。


  


[#M_ more.. | less.. | 

1953年,於李雅各牧師離任後,北大傳道區指派莊經顯傳道師為本會牧師,繼續推展各項聖工,其後購得現今教會用地共四五0坪,並積極籌建禮拜堂。1955年12月,以2500元基金開始奠基興建,在依靠信心,並憑全體信徒與牧師之共同努力,突破各種困難下,終於於1958年興建完成,並於5月11日舉行獻堂典禮。


  雖在建堂期間,但本會亦不敢怠慢傳福音事工,除了一方面在林口分設佈道所,並於1970年促其昇格為堂會外,而且於1980年4月再分設中興教會,並於1983年促其成立堂會。


  1967年,莊經顯傳道師受封立,並受聘為本會第三任牧師,此時教會聖工仍繼續推展,先後購得全棟四樓之教育館及改建完成四層樓之牧師館。1977年長執會為顧及教會事工之推行及對各機構之更積極之關懷,乃於5月28日正式聘請林昭義牧師為第一任副牧師。


  1979年12月,因本堂土地之中前段受徵收開闢為自強路之用,乃再計劃重建聖殿,於1980年9月奠基,翌年三月興工,於一年四個月終於完成地下一樓,地上五樓之新殿,並於1982年9月28日舉行新殿奉獻感恩禮拜。(建坪大約600坪)。


  1980年11月,莊經顯牧師因應新的使命而離任;1983年3月林昭義牧師亦舉家移民美國,乃於1984年1月聘請許敏政牧師為本會第四任師;1986年許牧師辭職離任,於是再於1988年8月監選羅龍斌教師為本會第五任牧師,並於9月4日封牧暨就任本會第五任牧師迄今。 

資料來源: http://apostle.pct.org.tw/church/ChurchHistory.php?OrgNo=C03032
 

_M#]

盛世大稻埕:大稻埕人inhelix訪談與踏查


盛世大稻埕:大稻埕人inhelix訪談與踏查



 


用戶插入圖片

大稻埕安西街經典街屋(朱思樺攝影,2010.10.01)

這日帶領學生們來到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的伯朗咖啡店,與有奇特機緣的網友inhelix見面,進行訪談與踏查。inhelix出生於大稻埕的圓環旁,對於這片土地有一種由衷的熱愛,侃侃而談。先談了城內與大稻埕西門町艋舺的特別族群區隔關係,有其歷史上的特別意義。上海幫尤其在戰後對於城內與西門町有其流行音樂上的支配性。而從圓環旁,延平北路一帶的大中華戲院,大光明戲院(功學社巷內),遠東戲院(陳德星祠對面大樓)、國聲戲院(寧夏路上彰化銀行旁),到第一劇場,與其後巷內的國泰戲院等舊址,inhelix因為從小喜歡騎著單車到處閒逛他的家鄉而瞭若指掌。


 


訪談結束後,我們開始跟隨他目不暇接的踏查之旅。從訪談地點往北走,基本上全程走過了五個捷運站的距離:西門,臺北車站,中山,雙連與民權西路。我們先在衡陽路看了從大稻埕貴陽街搬過來的全祥茶行,戰後迄今一直存在的上海幫開的白光攝影店,大稻埕著名攝影家張才「錦茂寫真館」(戰後稱為錦祥攝影店)舊址,與江山樓分店(現為永和豆漿大王)再轉至北門,穿至延平北路(太平町通),沿路細數動人街屋,不知名的與知名的,inhelix就像面見老友一般,眼神充滿關懷與深摯的愛。岔至在法主宮廟前的街道,整排清末的紅磚房舍,被拆的只剩兩,三棟。轉回至延平北路上有經典的張東隆行,據說建商已經收購,不期改建,讓可笑的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計畫,喪心病狂地繼續摧毀大稻埕,我說。而繼續往北走,往前與南京西路口的是黑美人酒家與大千百貨(日治時期的亞細亞旅館 Asia Hotel),對面就是台灣左派謝雪紅的國際書店所在,也存在過著名的蓬萊閣。再往北在功學社旁的巷弄右轉進去,我終於知道了朝思暮想的大光明戲院(日治時期的第三世界館)的確切位置。在已經改建為大樓,一點痕跡都不留的遺址上,inhelix生動地敘述了這空間位置的四通八達,可從圓環,也可至延平北路直至永樂市場,是戰後當時數一數二的大戲院。然後我們繼續往北走,蔣渭水曾經經營的春風得意樓就在民生西路口延平北路上,途中也經過已經改為勞委會的錦祥茶行,其位址的寬廣,可以印證inhelix所說的錦祥茶行的華麗還比張東隆行更甚的經典建築風華,連同港町貴德街的陳天來的錦記茶行,重慶北路的王有記茶行與曾巧遇造訪的民生西路上的新芳春行,都能讓我們想像大稻埕,這台灣人市街的文化高度早就已經完成。而在保安街口的第一劇場稍事停留後,再左轉進入巷弄,不遠處一棟赭紅色高樓就是另一著名的國泰戲院遺址,也是有多重街道可以進入看戲或聽歌。再往安西街一帶走入,許多驚人美麗的舊建築一一呈現眼前:清代留下的磚屋,文藝復興風格與閩南吉祥物壁雕的混種建築,有些留下了名號(行號),如蔡晉豐,成為令人遐想的大稻埕偉大故事符號,均在暗巷裡摺摺發光。inhelix訪談時說大稻埕精彩的不只是直的大路,還有橫的巷弄。果然不差。穿出去路上看見一棟應該是這踏查最為奇特的一棟街屋:是台灣人習慣的文藝復興極盡華麗的雕飾與道家八卦鑲嵌的混種,inhelix說,以他的閒逛行走,整個台灣目前只發現兩棟,一就是大稻埕的這棟,另一棟在大溪。往前是直行的迪化街,屬於中北街段。觀光客所熟悉的,卻被粗糙化再製的雕飾與立面連棟建築,inhelix指著其中幾棟沒有被嚴重破壞的街屋,說這曾經是史提夫麥昆( Steve McQueen )主演的被國民政府查禁的電影《聖保羅砲艇》(The Sand Pebbles))的場景之一。我說,我想起有次坐計程車時跟司機說我在做大稻埕研究,那個不起眼的司機竟跟我講了半個小時關於大稻埕的榮景與故事,其中有一項就是《聖保羅砲艇》曾經在臺北圓環拍過場景,那時人山人海,擠爆圓環,巴戈那時年紀小還是其中的童星呢。我們相似而笑,看著夕陽射入大稻埕迪化街的眼簾,那餘暉就成為我們從下午兩點至六點漫長踏查的終點。


 


inhelix十分謙虛且深刻地帶領,讓思樺,皓瑜,瑪丹,汝育等我們師生一行五人完全開了眼界。我從GIS的角度不斷思考空間位向關係,大致上已經可以勾勒出我心目中「盛世大稻埕」(約是1900-1965)的圖像:這些街屋,歌舞廳,劇場的殘蹟或遺址,是整個區塊的興盛繁榮的蛛絲馬跡,它絕非古蹟保存或者任何點狀,帶狀的局部基於觀光理由的保留而已,而是異托邦地呈現了過去百年來大稻埕風華。當假所謂都市更新,視覺再造,新文化運動之名的任何外來協會,團體,不知由下而上找尋其文化厚度而繼續破壞這些盛世大稻埕的元素時,政治權力擁有者就是在複製日治至民國以來的狹隘民族觀與城市文化觀,完全不尊重大稻埕在地的文史工作者乃至常民的生活經驗與記憶,這是不可被原諒的歷史謬誤。

而幾個尚未釐清的討論點:除了河乃莊,銀河,西湖外的數十家露天歌廳究竟何再?上海幫如何具體地在戰後複製日治時期的生活與流行音樂地盤劃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如何讓大稻埕人搬離或者噤若寒蟬任由這文明高度發展的台灣人市街凋零?這都是需要進一步與如inhelix這樣有令人尊敬的大稻埕鄉土之愛的人結合,研究,繼續滾雪球訪談的重要工作(石計生後記,201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