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演講】一位詩人的城市觀察:印象空間的行動與書寫

⊙石計生

從不依賴有牆的學校教導
我們是一群酷愛完美的生物
在羅斯福路上聳立很久
以不斷攀高的姿態鳥瞰地面

來往的
存在 生活的負荷何其沈重
台北的 芝加哥的 紐約的
足跡烙印著一樣的心事
為地球重力所束縛的
上下半身
〈公館•木棉花 (1992)〉

1.

城市是一個理性的空間,其廣遒足以馴服人們的熱情,但卻不足以範囿詩句溢出的力量。是的,我重複一次十年前的句子,「足跡烙印著一樣的心事 / 為地球重力所束縛的 / 上下半身」。杜鵑花城讀書的日子,總是以反抗的姿勢每天,在都市中奔波的過往秘密為公館的木棉樹所日夜窺探。這頁是這樣的,法蘭克福學派思想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論法國大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一書的起手解:人並不必然需要一座城市(A capital is not absolutely necessary for man.)。「城市」「都城」「首都」是人潮聚集的地方,也是經濟繁榮與人文薈萃的場域,是當代現代性的象徵。但人並不必然需要一個城市,為什麼?這個時代當令的「理性人」的思考方式,會說城市的擁擠與變化速度雖然充滿機會與競爭的快感,另一方面卻使人興起一種親近自然的替代功能的念頭。經濟學+結構功能論。因為人在城市感到緊張與疲憊,所以人並不必然需要一座城市,人尚且需要鄉村與田園頌歌,但人最終還是回到城市,隨著資本的追逐,成住壞空。班雅明講的不是這些中產階級以上的人的城市感受,相對於理性人的看法,他關注的起點是一些「病態的人」「骯髒的人」,一群「隨著時勢浮沈流蕩,而被法國人稱為la bohe’me的那個五顏六色的不固定的人群」(1983: 12),即十九世紀巴黎街頭的城市裡最具才氣、最被忽視、最底層的人。他們生活簡單,可能有錢或者窮極,他們具有氛圍(aura),他們最具革命潛能,他們寅吃卯糧,常常在小酒館廝混,或者街上閒逛,無所事事,企圖以宿醉對抗地球重力。這些人表面上是被冠上對社會整體GNP成長毫無助益的「不事生產者」或「反社會者」,事實上擁有最為真實的「非理性的理性」。人並不必然需要一座城市。理性人,朝九晚五的中產階級人說就是這些廝混者不需要。問題是城市需要這樣的人。他們「非理性」的存在形構城市鑲嵌畫、馬賽克的部分。儘管顏色黯淡。看來不起眼。卻充滿精神性。簡單的物質力量撐起的精神性。木棉花看來就是這樣的「溢出的力量」了,只有頭被她的花砸到才會抬頭向他致敬。它們的工作就是長高與俯視觀察,如此這般的公館熙熙攘攘過江之鯽只為名利二字。木棉是大學自由的象徵,我們都知道的宇宙精神隨著壯麗的墜落而甦醒。乾涸的現在五月是一面鏡子,行將映照出我們的主人翁,詩人,它們興奮且眼光充滿了神采。城市的空氣令人恐懼,令人成長,令人自由,令人看到自己的背影。從一個詩人的眼光,城市究竟能夠藏著怎樣的行走與感受呢?但首先誰是詩人?

2.

城市空間中的屬於詩人行走的構成可能是這樣的。請翻到這頁。詩人(有如文人、畫家、音樂家、思想家等作者之泛稱),同時是波西米亞人(la bohe’me)、閒逛者(flaneur)、與大眾(crowd)。詩人首先是一個波西米亞人,他/她們從歷史上捷克國度西部善於遷徙的民族具體指涉,轉化為一種人的象徵,超越了國度,成為普世的存在,一種類型的人。生活享有一種自由,卻是一種失去任何生存空間的自由,一種被拋棄的自由(Geworfenheit ins Dasein, Heiddegger)。擺脫商品、符號的代價是現實世界的飄忽不定。飄忽不定的存在所繫,不是來自為了生存的活動,而是來自機遇,這樣不穩定的生活,酒肆通常是可見的浮萍南北邦鄉復歸之處(Benjamin, 1983:12)。


一隻鷹在光影四射的天空盤旋
一首悲歌在唱盤上搖滾旋轉
那是我一直想回到的
記憶軌跡紀錄的酒吧擁舞瘋狂
「她是 一則暗語 在嘈雜中冷冷發光
他舉杯澆熄發慌洶湧的胸膛…

手中的毛線繡球荒廢許久了
它被裝飾成後現代的衣服節奏虛無
一隻煙燒盡了點燃了訣別的
臉龐,昂首告別星際沈淪地球再見
一隻鷹的影子在光影四射的天空盤旋
一首哀歌在唱盤上更激烈搖滾旋轉
我想你是個罪不能赦的男人
容易付帳離開卻展翅不再…

〈帝國酒吧追憶十四行〉一九九九、 十二、二十

波西米亞人對固著(fixation)沒有留戀,詩人不生根,只有樹生根,生根的土地要求滋養與回饋,所以詩人的流動和現實有著心靈上的扞格不入,慣於用一種專心而渙散的眼神看著世界,即使表面上看來正常入世,只是一種以和光同俗的姿勢請求不被打擾。印記的消散。詩人的身份在當代需要偽裝,讓自己的顏色和大眾一樣的必要。所以詩人經濟上或許貧富那並不重要,重點是貫徹自由意志的激情。詩人因此絕對需要偽裝,職業上的偽裝。

每一個詩人屬於波西米亞人成分中,或多或少從拾垃圾者、乞丐、路倒者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和他們一樣,波西米亞人處於一種反抗社會的低賤位置,過著一種朝不保夕的生活,社會根基因為他們的游離而擔心動搖。這個「擔心」,當詩人隨著波西米亞人的行列走入閒逛者的流浪中時,有著乘數效果。相對於「波西米亞人」的歷史意涵與符號意義,「閒逛者」是城市空間的產物,遊手好閒的人在寬廣的街道上漫步,街道成為住所,他在人們屋外悠然自得,就如同一個市民在屋內的四壁一樣。對他而言,閃閃發光的琺瑯商業招牌是一件至少可以碰得到的布爾喬亞廳堂上的油畫裝飾。牆壁是他按著筆記本的書桌,書報攤是他的圖書館,咖啡室的階梯是他做完工作俯視它的家室的陽台。商場是街道和室內的混種 (Benjamin, 1983: 37)。汽機車倏忽而過,呼嘯的風之上還有飛機的俯視,空間內爆素材推陳出新的鋼鐵建築、廣場與商店琳瑯滿目的販賣可以不斷試吃,十字路口紅燈轉綠時潮水般人群的行走。「大眾」誕生於城市不斷移動的表面,即使坐著還在喘息。大眾是一幅不安的面紗(Benjamin, 1983:123),透過它我們看到了城市。大眾髣若漩渦,詩人當然是其中的一滴構成的水。詩人在大眾之中,塗上同樣匆忙的神情與顏色,詩人在其中行走,雖然保持距離。城市面紗之下的緊張與匆忙,大眾讓自己與人群擦肩與推撞,詩人要求有一個回身的餘地(Benjamin, 1983:129)。詩人可能坐捷運到民權西路的中國商業銀行領錢,

我從捷運站走出經過他時他正在喝水
一席深褐的僧袍裹著黝黑乾癟的身軀
托著缽的他垂簾眼神默默撥動著念珠
年齡看來已七十好幾這樣的老人家為
什麼隻身坐在繁忙的台北都市人行道
旁炯炯的信仰無視於公車的污染灰煙
與頭上巨大的廣告招牌我的學生最愛
的孫燕姿天黑黑賣落雨如果這個時候
我上前跪拜甚至擁抱他告訴他我是他
的失散多年的兒子是奮不顧身的年輕
之愛的結晶他會怎樣呢一席深褐的僧袍
他他垂簾的眼神默默撥動著念珠無視於
我走回捷運站時的起伏胸膛千百輛車陣
瘋狂衝過已經綠燈的民權西路口乾癟
的唇角堅毅地默唸著信仰彷彿說
那些飛馳的 念頭
在下一個紅燈來臨時你可否歇止

〈民權西路上的行乞僧〉9/30/2000

一念三千是必要的流轉生死人寰,詩人無法撒手。作為一個閒逛的英雄,詩人不能夠被認出,在城市居民酣睡時孤獨地操持自己的步伐。閒逛的英雄不接受大眾的歡呼與掌聲,當被認出時,詩人以離開完成其對大眾的禮讚。因此,詩人必須在擁擠不堪中張望與漫步開展了其和城市中其他人的全部關係:透過貌似無所事事的閒逛,不動聲色,詩人尋找下一個題材,可以是閒逛於動態的街角與高聳的摩天大樓的晨昏與一樁沒人駐足的車禍現場,可以是閒逛於書店隨意地翻閱靜態的表面足下停滯激動的馳騁神思在電腦螢幕前不懈地敲擊,可以是腦袋一片空白純粹的發呆不論動靜。詩人用全副意志閒逛。眼睛就目不暇接地出現印象:



他站在 應該是的和赫斯特街交界的十字路口
風親吻他的臉頰
左手邊 卡爾馬克思與艾倫京斯堡攜手走過
火辣辣的太陽下
左手的左手邊
一對女同性戀全身赤裸背著家當在蔻蒂書店前攜手漫步微微
臃腫的身軀兩雙閃爍的乳房和激進成長的陰毛現在洋溢金黃色的平和
風從龍雲從虎的加利福尼亞這裏小山坡開滿
雌雄同體的花,柏克萊人民共和國里自西徂東的
他站在赫斯特街的十字路口風親吻著臉頰

〈再見柏克萊〉一九九七、五、二九

裸露視覺所見的全部。足下的世界在虛與實之間創造巨大的逗號,驚嘆號、與問號。時間夠久,震撼越強。馬克思(K. Marx)說過產品的價值由創造它的社會勞動時間所決定,詩人經由展示自己的閒暇使得自己的勞動價值大得驚人(Benjamin, 1983: 22)。時間使得詩人的閒逛成為永恆。不試圖從咖啡杯底的沈澱中獲取預言的可能性並且將其解開,就不是真正的哲學 (三島憲一,2001: 102) 。一種晃搖的美學。一種翼的姿勢。一種雲的聚散。一種隨時革命的懶散。一種堆積如山的金錢流失於人造的土石流掩蓋的陌生的幸福。

3.

這頁要說明,城市印象空間的書寫與行動可能是這樣的。城市空間是眼睛的印象、是虛與實的追憶與危機所構成的浮水印(water sign)、馬賽克(mosaic)。資本主義的世界是集體作白日夢(day dream)的時代,這種生活的集體意識可以用隱喻來表達,作為醒著的睡著的人,白日夢都是在意識層次進行,具體展現當商品和人們遭遇的在商場(mall)的場域,班雅明在《巴黎拱廊街》(Arcades Project)殘稿中說明十九世紀的意識狀態說:「十九世紀:一種時空,置身其中的個別意識不斷自我省察,集體意識則相反,正深深陷入沈沈的睡眠中。但正如一個沈睡的人(這裡有如一個瘋子),在自己的身體內作太空漫遊,同時正如他體內的聲響和感覺,…因為他擁有從來沒有過的敏銳觸覺,產生了幻覺或夢境;做夢的集體也一樣,在商場的走廊裡,這個集體掉進了自己的內臟之中。這就是我們要追蹤的,以期在時裝和廣告、建築和政治裡的十九世紀找到作夢的痕跡」(Buck-Morss, 1989: 272)。二十一世紀日常生活的夢與神話在時裝和廣告、建築和政治裡的堆積,只會更多不會更少。詩人的夢境的痕跡是雨後春筍般在台北街頭出現的新奇事物:


我在啞口無言的當代等你
提起土槍洋槍加入
一個石器時代的網咖
遊戲,規則是
日本鬼子讓他死
在Panchingo的全球
連鎖店右前方

我站在高山之顛,望著
滾滾而過的人潮洶湧
京華城摩肩擦踵的加入
空間內爆的後現代建築
飲食男女擠破頭的上昇
隨著電扶梯來到
東京名店組成的一條街
規則是 掏盡口袋裡的銀兩
再加上 Master Card

路倒在八德路上的內心
痛苦的呻吟,衣衫藍縷
你乞食爬行的身軀
米袋做成的睡袋,上繡
中美合作的國旗
塵揚與車陣中,一種
卑賤如蠕蟻之心
面對夜夜笙歌的享受

巨大的圓形球體五光
十色,層層疊合著
數以萬計的精品陳列
目眩神移的人造風啊
你不要叫喊,雲啊
你不要躲藏,這條無盡的
人河底層的蜷曲啊
你不要嗚咽,今夜
受凍的靈魂
都得拯救

100吋大螢幕預告
糜鹿從華北之北的
極地,凌空而降
那個穿紅衣老公公
帶著紅白交間帽子的
送禮者,說你也有份

只要容許,風在吼
馬在嘯,萬千圍觀群眾
咆哮,雪橇壓迫過
你米袋做成的睡袋,上繡
中美合作的國旗,隨手一拉
五顏六色的氣球掉下
恭喜!你獲得了頭獎
不能吃的液晶手提電腦一台

舌尖輕觸的是去除味覺的
純粹,集體激情的回眸處
你在啞口無言的當代等我
〈黃河大合唱〉 2001/01/23

時空交疊於電梯自動上升的途中,一個歡慶的戰慄成形於巨幅的廣告看板,來不及理解之前一切又重新開始。所有的激動流動成啞口無言。城市空間令人眼花撩亂,多到滿溢出來,基於自我保護的機制,詩人會想要將這種經驗拒斥於視線之外,眼睛卻同時以自發的視覺暫存形式(after-image)留下了印象。眼睛通過自己的感覺直接成為理論家(Marx, 1844)。詩人在城市中是一個身帶面具的人(楊牧,2001)。「面具」(mask)使得詩人享有隨時是自己又是別人的這種無可比擬的特權。像一個在尋找軀體的靈魂般,只要他想,他隨時可以進入另一個人的體內。對他來說所有的都是大門開敞的;如果有些地方好像是關閉的,那是因為他認為那是不值得一看。這樣處身於人群之中是享受數字倍增的快感的神秘表現 (Benjamin, 1983: 55,58)。商品的快感等於現代詩人,乍聽之下令人狐疑。事實上面具不但是詩人的特權,也是商品的特權。資本是今日社會一切事物的公分母,分子就是可以創造交換價值的商品形式。商品經由推陳出新的包裝展現令人目不暇接的面貌,它們在空間中的流盼與行走,絕對是構成都市印象的主題。而捕捉印象的人必須更為擅長易容的藝術,詩人是唯一的選擇。詩人必須墮入商品的角色之中,屬於政治的、家務的、與資訊的,墮空寂海,才能悟出商品的意識與真諦,這樣,才能具有自我生存的反省能力;在商場與街頭閒逛的隨波逐流時,保有自己以天地為棟宇的空間;處身於麻木的人群之中又能有所感覺,是快感的極致。

4.

這末頁我們拉高層次,理論上談。班雅明所揭櫫的印象空間(space of impression)是一種全面且綜合的現實世界。是一種凝固於現實的視野。是瞬間的凝聚。是無限的重疊。是未決定的激進主義。是為了追求現實性而對選擇的拒絕。在危機瞬間各種各樣契機的全面且綜合的形象結合起來,其「印象空間」才是充實的,才是現實性的。印象是靜止狀態的辯證法。班雅明式歷史唯物論最為重要的是,捕捉在危機的瞬間,出乎意料表現在歷史主體面前過去的印象。在這瞬間的印象中,過去的特定時代復甦了 (Benjamin, 1994: 374)。並非是過去的光芒投射到現在,也不是現在投射光芒到過去。只有在印象中,過去曾有的東西,在閃電般的瞬間與現在相遇,產生了一種狀況。城市中所蘊含的歷史豐富但是空洞,如果詩人不曾以一種印象空間的方式去把握。詩人可能參與戒嚴時期五月學生運動,傅鐘下的絕食抗議,而在大學旁的咖啡店寫下這樣的句子:

你愛世界的方法
他們不懂。裝飾著花紋
燈罩中的燭火,在
速食店裡持續焚燒著
光熱,雨不曾為你
傾盆嘩啦落大地。是五月
到處籠罩節奏明朗的船歌
可能是誤傳也許是
真的,過街的遠方有暴動
風雪呼嘯不斷從—
失序的鐘聲下傳來
〈燈罩中的燭火的歌〉 1985/05


歷史隨後的發展不關詩學。連那家咖啡店都已經倒了好幾次。印象是是靜止狀態的辯證法。筆觸急馳於黯淡的空間,一杯苦不堪言的咖啡,自虐的美感。書寫是為了選擇性遺忘。遺忘一些布告欄上莊嚴的語詞。通常的歷史記述,勝利者為自己回顧的歷史都是「均質且空虛」地在時間中運動。而面像過去的歷史唯物論,是以在危機的一瞬間,充實的時間中解放過去為目的。然後詩人在公館遊蕩,是一個23歲時的生日,所有的戀情均與紅字劃上等號,他走過攤販的燈泡與天空閃亮的星斗構成的熱鬧夜色,褲檔口袋裡藏了五十塊和一張合影留念,手微微顫抖,地攤一支超級小刀,蟾蜍山是視覺所及唯一的黑暗,凌空冒出一個聲音:

噢,這扇門沒鎖
只要你肯推
就永遠開著

裡面有好東西
裡面有永生

進來吧……
〈死亡誘惑〉1983

抄抄寫寫。一切只是。凌空冒出一個聲音。柏拉圖(Plato)洩漏的秘密,詩人手中的那枝筆,是謬思神灌注的充滿。抄抄寫寫。一切只是。但是城市空間的時代手必須和眼並用。視覺的辯證就是現代詩學的起點,城市的繁複與多變是最佳練習曲。主題譬如死亡與愛的孿生關係是詩人面對城市空間時不朽的問題。在危機的一瞬間,充實的時間中解放過去為目的。以印象解除過去對於現在的影響。瞬間超越連續的意象為火焰、灼熱、燃燒等。

我要熄滅我自己
以免灼傷你
但啊,吾愛
我如何能在黑暗裡尋得
出路?
〈焚情詩〉1982

自殺的瞬間體會四行句子。最後一行是光線模糊的不確定的出口。黑暗。無盡的黑暗。延伸至極光盡頭的一點。愛完整於無可挽回的遙遠裡。詩人的追尋一點都不辛苦,只是崎嶇。與連續相比,瞬間才是認識契機的思維方式為基礎的追憶。詩人一生最為寶貴之事即是追憶。追憶是一親切而美的接觸(Remembrance is a soft lovely touch.),英國詩人濟慈(Keats)如是說。靜止狀態中的辯證法:反省充實到極點後瞬間停止,凝縮為自我設限的瞬間才是重要的。本來應產生連續性的辯證法,現今服務於非連續性,即並不是只是記述,而是服務於它,從而產生從某個世界向其他世界轉換的變換點。這是標榜「主義」的詩學對於詩的最為嚴重的戕害。非連續性的辯證法的論述,普遍認為是通過在片段組合上認識的成立,被切斷的符號的靜止得來的。思考與諷喻脫離,把挫折當作方法,所以對於片段的視野才能在未來常處於開放狀態。因此才有其他的可能性。故革命是永遠可能。諷喻的啟程,於是台灣的戒嚴體制應該是這樣解除的:

受校的軍隊威嚴的經過
每塊磚整齊疊砌的眼前,這兒
沒有縫隙容忍你去斜視,亂瞟
戒嚴時我們對於看的方式是這樣的
奇蹟是第一片楓葉落在鋼盔上
那名士兵驚喜地眨了眨眼
以詩的深情目送它落地
冰雪融化於是我們就看到
整城欣喜的舞蹈
〈紀事1988〉之 牆的自由聯想1988

詩人追求的不是沒有絲毫勉強的、障礙的、均衡的如流水般的連續性和協調,而是中斷、停止、斷點、和喘息。一種對於流程的熟悉,於是放心委身其中的事情的進展停止的瞬間,才是超越時間軸的認識的瞬間,理念的圖形浮現出來卻無法保持下去的瞬間。這一種對於打破常規的休止符和不協調音的執著。和解不是和好,而是與這樣的破壞與中斷不可分割。爬行的白蟻,斷裂的羽翅,外雙溪,於狂風暴雨的H教室前,直接瓦解柏拉圖「洞穴說」的哲學第一預設:

你的身軀吃力地爬行
在雨勢無限加大的
走廊,回首看著
現在醜陋的自己背後
集體生活的 洞穴
當暴風雨趁虛灌入 美麗家園
也許不應該讓水沖脫手銬腳鐐
燭影晃搖的 巖壁世界
虛幻中帶有近距離貼近心跳的
真理,為暴雨所顛覆
一個廢墟上的寓言 〈白蟻之死〉2001.05.24

真理,為暴雨所顛覆,一個廢墟上的寓言。連續與本質的時代已經徹底瓦解於商品堆積的配置之中。美學是以醜學為基礎。美的倒影是廢墟。思考片段的集合,如馬賽克(mosaic)的每個石頭與全體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如果那個石頭的質量不好,全體都不會放光。同樣,無法從全體去推測思考片段的價值。但是,如果任何一個價值不高,全體都不會發光。拼貼是當代缺陷的完整。普羅斯特(Proust)《追憶逝水年華》是在類似性的狀態下,對於扭曲的、新產生位移的世界的鄉愁。意識流。詩人的作品並非把一個人的人生原本地描繪出來,詩人是按照經歷了那段人生的人的回想來描寫。…編織他追憶的線索。尋找類似性就是將自然的交響翻譯為人類的語言,同時也是要找出直接看不到的、非感覺的東西。透視的能力、模仿的能力、與瞬間相關。「記憶」與「追憶」類似性是辯證法的光學,追憶中的無限的重疊的可能性(Benjamin, 1983; 272)。配置的一瞬間浮現,方法論上如「浮水印」(water sign),不能產生確切的圖形,只能若隱若現,不能出現回復的意義。只能從印象的疊合之中找到生命懊悔復合的蛛絲馬跡。詩人可能這樣經由電視這樣完成。

甚至到了研究室,這一天行將
結束工作時才恍然大悟, 瀰漫
於今日的憂鬱是來自楊逵來自
昨晚公共電視播放的傳記回憶深夜12點
指針重疊在恐怖的向上提昇的口號
戒嚴時代就在淡水的聖本篤修道院
那時年輕人劈頭就問你去綠島
做什麼? 「去火燒島裡給火燒」
狠狠地抽了一口煙那回答隨著
時序遺忘了歷史的飄動而離開
以火光熊熊屍骨曝寒為代價的
一個夢想成真的時代國民黨下台

然後虛無的年輕人成了教授楊逵
早已死然後一顆旋蟄旋動的革命
之心垂死。
〈瀰漫於今日的憂鬱是來自楊逵來自〉2000.11.07

錯過了深談因為年輕的傲氣。並不是罪過。不經由詩完成淡水聖本篤修道院的偶遇才是遺憾。星座/配置/排列/組合(constellation)的原始意涵為古代人將星星間的關係想像成動物或其他姿態,即根據其類似性而組成星座。楊逵在詩人的心中高掛如星。而且是最為閃亮的星。城市中裝飾的聖誕卡片。折好。就要寄給你了。大正十年。光怪陸離的奇想一直在腦袋裡閃爍。那道Discovery描繪的伊斯蘭的冥想之牆並不是多彩的繪圖。恐怕是被不斷的網絡著的裝飾所覆蓋。在這種嚴密之至的表現之中,與主題相關的論述和與主題偏離的主體部分的區分就消失了。星座。巨蟹座。包含語義在內的萬物交感(correspondances)集合。每個人都有一個守候的神祇。詩人的。巨蟹座。我們想說明某種概念,若集合了類似語言,建立了某種秩序,就能想像其意義。建立在排列之上的「合理性」「重複否定」的意義。真正的神秘主義者在細小之處就能找出神秘的意義。由於諷喻與寓言產生的破壞,在片段的新配置一瞬間浮現出來成為可能,使得物得以復活。配置的一瞬間浮現,方法論上如「浮水印」,不能產生確切的圖形,只能若隱若現,不能出現回復的意義。浮水印在任何時候都是曖昧的,有二三重外觀,也可以推測其外觀。臉。都市。都是。浮水印。浮出詩人的問號。城市的暴力美學。

一• 席爾斯塔( Sears Tower)

我們從彼岸來到
這裏的時候,光線
還沒有全亮;人們以為
你保持蜉游的性格
在 雲端
凌亂的層次打滾
啊光縫 展露
貧窮的呼吸:「一個人
需要多少土地?」

二• 地下鐵

他們諄諄告誡,千萬
不要搭乘地下鐵在夜幕低垂的
芝加哥,瞧身旁這個西裝革履的白種人
神色慌張地坐在
一團血跡的後邊是肩架著收音機
穿著T恤隨著節奏抖動的雙腳彎著腰
曾為奴隸耕田流線型的身軀躍起能灌籃舞蹈著雷詭

「這個領土,現在顛倒過來
完全被我們佔領。」

〈芝加哥印象〉1998.03

「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種族與歷史的仇恨在都市街頭跟著詩人閒逛。詩人不需要土地。詩人不生根。只有樹生根。一瞬間的決斷。詩人需要24小時的敏感。24小時的遺忘。24小時的7-11。靜止的辯證法。都市中甦醒的臉龐。永遠的重複。剛剛擁抱過的戀人還想擁抱。這重複的慾望是對幸福類似性的慾望。詩人日夜是印象的收集者。很忙。很忙。虛與實的危機與追憶的創造。病態的正常外表守候著的是擺脫意識型態與主義的牽制,以需以拒絕「有限的英雄主義」與現實性、浮水印、馬賽克。以全部意志等待或捕捉「印象」的出現,如「無限的悲劇意識」(楊牧,2002)。或無限的記憶的痕跡。

5.

還會有不斷冒出來的水泡,我們保證。震垮的羅斯福路。搶修的工程人員盡力,醫治城市的病態。詩人加入救援行列。頭帶照明帽。表情有種滑稽的嚴肅。深度的近視。刻意塗抹泥巴的臉。警察管制交通。0南卡在十字路口動彈不得。乘客開始抱怨。早知道搭捷運。捷運早已停駛。地下的世界斷了電密不通風。有更多的地鼠蠢蠢欲動。如果時間夠長,人類將全部是美味大餐。挖掘出來的爛泥中夾帶片瓦。相當古典的紋路。詩人懷疑是史前古物。詩人不為所動。並且偷喝口水。說很高興認識你們。沈默千年的城市。富麗堂皇的造型。於蓊鬱森林中人類第一座豪宅。巫師與必要的神話。終究是創意。報告組長。這是跨國企業在台灣最大一筆投資。買下整個台北城。絕對勁爆的設計。直接和火星衛星歐羅巴星的冰原與零下2800度的汪洋結合。瞬間時空位相轉換。人人還有投保宇宙意外險。集恐慌與甜美於一身。人是裝飾著意識的萬花筒(Benjamin, 1983: 132)。皮一層層地被掀開。自然。材質超越鋼鐵。以剛發現的週期表以外的元素構成。幹。伸縮自如。彈性。可以放在口袋或者山巔掩藏。擁有一座城市,在口袋中。二十一世紀人類的夢想。詩人參與其間。但他時常嘔吐。因為詩人知道政治構築的我們的原地踏步的台北城,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沈睡的人,只有選舉時才醒過來。問題是金錢都廢除了我們還選什麼?選擇在自己的身體內作太空漫遊,同時正如體內的聲響和感覺,吃吃喝喝。在伸縮自如的商場的走廊裡。這個木棉花所看顧的集體掉進了自己的內臟之中。吃盡一切仍然覺得口渴。再給我一杯水。謝謝。詩人說。作工的人很辛苦。四十元半條的麵包,實在太貴。還會有不斷冒出來的水泡,我們保證。一定有事情做。在城市中。但總要有個地方躲起來。居室、住家是我們的內部世界(interior),路燈以幾百燭瓦的亮度照亮這條街,走走,刷卡刷到爆美化居室是當代孤獨心靈的目的。個人主義是其理論,房屋是個人個性的表現。裝飾物之於房屋,有如簽名之於繪畫。再見。失去真實重心的街頭,在混凝土構造的避難所完整。震垮的羅斯福路。搶修中。施工中。在資本的基礎之上,一切都會好的。「希望是無限的,但這不是我們的希望」(Benjamin, 1994)。無論多麼近,真的好遠。氛圍蒸發掉了啊。美麗的燭光。液態的燭光。吻著詩人的一縷哀悼的青春。書本可以合起來了。好。今天講到這裡。

參考書目

三島憲一著 《本雅明,破壞、收集、記憶》賈京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楊牧,2001,東吳大學演講稿,文學道路。
2002,詩集《涉事》洪範出版。
奎澤石頭,1999《在芝加哥微光中》書林出版。
2000《海底開滿了花》唐山出版。
Karl Marx: 1844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Walter Benjamin :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London: Verso Press, 1983.
Walter Benjamin : Illuminations. Hannah Arendt (ed.)New York, Schocken Books Press, 1994.
Savage Mike: Walter Benjamin’s urban thought: a critical analysis. Society and Space, Vol. 13, pp. 201-216, 1995.
Susan Buck-Morss: The Dialectics of Seeing. Cambridge: Mass. 1989.
Gary Smith (ed.) Benjamin: Philosophy, Aesthetics, Hi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2002/05/24台大文學社台灣文學週演講演講




東吳大學社會系 石計生助理教授 收
聯絡人:洪詠秋 chanteusemo@yahoo.com.tw
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社
社團網站。http://club.ntu.edu.tw/~Tai_Lit/main.htm
社版 批踢踢140.112.30.142 NTU-TAI-LIT


閱讀城市地景 看見台大鄰境
2002年台大台灣文學週 活動企畫書
5/20-5/24
◆活動名稱◆
2002 台大台灣文學週
閱讀城市地景 看見台大鄰境 系列活動

◆活動宗旨◆
追尋城市身世,走出校園貼近社區,實踐一座人文的大學城可能!

◆活動時間◆
2002年5月20日(一)~5月24日(五﹞

◆活動地點◆
台灣大學

◆主辦單位◆
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社

◆指導單位◆
台灣大學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

◆協辦單位◆
前衛、臺原、玉山社、聯合文學、麥田、望春風、稻香、圓神出版社
水晶、角頭、上揚、串連等有聲出版社。
羅曼咖啡館、挪威森林、葉子咖啡館

前 言

對於一個大剌剌將「台灣」二字冠在頭上的文學社團,最常被問到「什麼
是台灣文學?」、「你們怎麼定義台灣文學?」,而我們總要從賴和、楊逵、呂赫若開始講起,再抬出「看見腳下土地、關心身旁人民」的抽象準則回應。以一個還算稚齡的社團,幾屆下來多仍以日治時代的台灣文學出發,辦演講、營隊
,但往往還是會得到「太遙遠」、「難有感覺」的反應。
我們身處的「城市」,在我們談論的久遠久遠裡,一樣改變著。路口的老
式書店換成連鎖書店的兒童書店;這學期初,校門口那道當初要對黨外人士宣示校地範圍的圍牆,因一紙「校園社區化」命令而悄悄矮減;高架橋下的人行道豎立起擎天的鮮紅裝置藝術;甚至「地景」成為國會殿堂裡的熱鬧議題,立委提出更改強人紀念堂名稱的構想,引發一場「算舊帳」的論爭。
在社團聚會的討論反省後,「書寫台北」成為這學期的課程主題之一,希望能回到自己現在身處的這個時空「台北」、「台灣大學」,不再以「城市是高度資本集中化」的厭惡,而老談那個時空的文學,努力緊握台北之外的農村、工廠景致,卻對身旁的「城市」視而不見,因為我們現在腳踏的土地、所遇的人,就是在這個城市。
但這並不意味我們向城市的繁華表象繳械。透過台灣文學週的舉辦,除了將「書寫台北」裡的「走訪溫州街」整理,以平面展示呈現,更多是回歸腳下,從地景變遷,去探索人與環境的關係,瞭解身處在這隨政治權力改變的空間裡的人是如何生活,初探他們的想法,對這高喊「國際化」的城市提出反思;鳥瞰後並回到「自己」生活的場域,以台大附近溫州街上林立的咖啡館,作為我們思考的基點,透過演講活動的主題設定,回到校園規劃議題正熱的「台大校園」,挑戰「大學城」的口號,如此一層又一層的爬梳,使我們談的「台灣文學」不再漂浮在這城市。
這樣的方式,或許還是在對城市的身世進行「拼貼」,但想透過這一週的
活動,在台大校園裡,發酵「本來生活在這裡,就應有參與書寫的權力」的思考。讓長久以來老習於割裂自己與環境臍帶的我們,不再「能看見卻視而不見」,從己身所處的校園、社區,思考「國家政策由菁英掌握,校園規劃是校方單方令下」的現象,讓我們在校園規劃正熱的台大,能以一份子回應無論是討論或是提出規劃實踐。進而讓未來是社會中堅的我們,能不落入粗暴的菁英書寫形式。
看見我們居住的這城市、學校,因為我們現在生活在這裡,這也是台灣文學的精神所在。

一、活動目的
1.使台大的師生、員工,能對身處的城市歷史有所瞭解,期待在變換快速的地景中,再次喚醒我們的歷史感,進而使日後保持對身旁環境、事務的關心。
2.使近幾年社會高唱的「市民都可以是空間規劃師」概念,能傳遞進對此實踐仍是陌生的校園,進而讓大家共同思考校園規劃議題,去年的舟山路事件,及高唱的「人文台大」打造想像,在省思後能還有進一步行動。
3.使台大師生能跨過那道圍牆,無論有形或無形,嘗試與鄰近的大學里社區開始對話,日後能有更多交流,而非是一個封閉的大學城。

二、活動內容
1. 演 講
第一場 人文、台大手牽手 怎麼走?
台大有著很多光環,而頂著光環讓台大人能享受國家、社會的許多資源。而在育成中心創立後,台大更以綜合性的功能,擔負起國家知識經濟的人才儲備責任,但身為高等教育龍頭的台大,對於未來培育出的菁英有怎樣的期待?台大學生日後將多會是社會中堅,在今日逐漸商品化的大學教育中,更該標舉有著怎樣對「人」的體認,而人文、台大的打造想法,是否能是未來治校的路?無論思想上或是校園的實質對話,又如何落實?這都是邀談的初衷。
█ 時間:2002年5月21日(二)晚上7:00
█ 地點:台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103室
█ 講者:陳維昭校長(台灣大學校長)
畢恆達教授(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講者介紹=
陳維昭校長,1939年出生。從求學時代的醫學系七年到臺大醫學院外科講師(1975-1979)、外科副教授(1979-1983)、附設醫院副院長(1987-1991)、醫學院院長(1991-1993),1993年擔任台大校長至今,有將近二十年的歲月在台大度過。1979年完成國內第一件連體嬰分割手術。 
畢恆達教授,1959年出生。台灣大學土木系畢業,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環境心理學博士。曾任台大城鄉所所長(1993-1999)。1992年,畢恆達從多元的紐約學成歸來,以環境心理學家的獨到眼光,重新理解這個從小成長的島嶼。從林肯大郡、輻射鋼筋事件,到西南沿海的地層下陷;從留學生的物情物語,到三代同堂的婆媳糾纏;從女廁的排隊現象、公共空間的性騷擾,到校園的創意規劃…將近十年來,不斷參與各種空間的故事。他多年來關心環境文化,呈現出一位專業者的執著,以及柔軟的心意。並一再提醒我們:「空間」就如同「時間」一樣,我們是每天在其中生活、流動與呼吸。從身體感官的開拓、解讀空間能力的養成,再到參與、經營與改造空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參與其中的常民規劃師。著作:《台大校園性別空間總體檢》、《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教材》、《空間就是權力》等。


第二場 一位詩人的城市觀察:印象空間的行動與書寫

城市是可以成為一種文學書寫的分類,而「台北文學」,又該挑選怎樣的文學作品最為描繪的內容?一個急急要往國際化跑去的城市,主流的政策思考是以迎合中產階級的品味為要,很多時候看不見對弱勢階層的關照。而透過一位從1982年以來,致力創作並以社會責任的詩人參與和觀察,在讀著他的詩句、自白時,讓我們能看見身旁的環境與人,試著去對這城市居民有著不分階級的平等關照。
這次邀請的石計生先生不僅是位優秀的詩人,更具有社會學家的身分﹔同時,他也是自台大畢業的學長。不管是對台大週邊、或者是我們身處的這個城市,甚至把視線移至這整個社會的流動變化,詩人均會在此次演講中,展現其觀察深度;進而,詩人將借用法蘭克福學派傑出思想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印象空間」(space of impression)書寫巴黎的理論,以詩人留學芝加哥的全球城市為比較參照點,直接觸探他在台北讀書、生活與教學的親身經驗,描摹我們足下生活世界的美醜,描摹我們城市面貌的光影疊錯,加深我們在地的土地之愛的浮水印輪廓,揭示我們的當代台灣文學的印象空間。

█ 時間:2002/5/24(五)晚上7:00
█ 地點:台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103室
█ 講者:石計生教授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講者介紹=
筆名奎澤石頭,1962年生於台灣高雄縣橋頭鄉,祖籍安徽宿松。高雄市立高級中學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社會學博士(1999)、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1994)、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士(1986)。 現任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兼任助理教授、美學策進會會長,研究專長為區域/都市研究、社會學理論、藝術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地理資訊系統。
詩人1983年獲台大文學獎,1985年獲台大文學批評獎。在校時曾任台大現代詩社社長、大學新聞社總主筆。詩作及文學批評散見報章、網路書店及中外文學等期刊。出版的詩集有《在芝加哥的微光中》(l999)、《海底開滿了花》(2001)。學術論著有《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1993)、《馬克思理論與當代社會制度》(2000)、《宜蘭縣社會經濟發展史》(2000)、《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2001)等。


2. 閱讀台北‧書寫台大 影像資料展

在會場展出以文學書寫為軸,「台北」珍貴照片為輔,拼湊城市的身世,並在城市的地景變遷中,幅湊至「溫州街‧台大‧咖啡店」主題。使台大的師生、員工能透過這場影像巡禮,反思自身在這環境中的角色,和種種參與的可能。
█ 時間:2002年5月20日(一)-5月24日(五)白天
█ 地點:台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地下室文藝展示室

3. 閱讀城市:台灣文化書展‧音樂展

繼2000年「阮若打開心內的相簿~回顧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文學週,深受校園迴響、好評後,本次也將持續在展出影像資料的同時,在現場展售多家本土出版社的書籍、文獻等相關出版品,以豐富參觀者進一步求知的慾望,並藉此蒐集難得的台灣文學書籍,讓有心的閱讀者能一次看個夠。
█ 時間:5/20(一)~5/24(五)(白天)
█ 地點:台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地下室文藝展示室
█ 合作出版社、唱片公司:前衛、臺原、玉山社、聯合文學、麥田、望春風、稻香、圓神出版社等;水晶、角頭、上揚、風潮、春水、串連等有聲出版社。

4. 我要握筆書寫台大的生活場域 徵文活動
文字是一種紀錄與自白,而在我們自己提出城市的觀察後,意圖透過徵文的方式,讓資料展的會場不只有單一的聲音,還有來自非台灣文學社的角度觀察,而透過全校性的徵文,鼓勵校園場域的參與者進行對生活空間的書寫,也希望為已停辦文學獎兩年的台大,再注入書寫創作的想像。
而本徵文獎與因台大而開設在溫州街的咖啡店家合作,更期望能帶動校內同學與校園鄰近社區的互動。
█ 徵文主題:以對台大周遭的觀察,自然環境和人文地景變遷的想像或記憶。
█ 創作形式:批判的論述或抒情的小品皆歡迎,3000字以下,文字創作,形式不拘。
█ 參加資格:台灣大學全體師生及員工。
█ 活動時間:2002/4/30-2002/5/15截止。
█ 收件方式:以電子檔寄到 hoshin@ms51.url.com.tw,或
█ 稿件註明:真實姓名(可以筆名展出)、系級、聯絡電話、E-MAIL。
█ 評審方式: 於5/20-5/25台文週期間,於活大地下室展出,並進行人氣票選。
█獎 品 《參加獎》:溫州街獨立店家咖啡券一張
或 台文週書展100元禮券(取30名)
《人氣獎》:第一名 獎金1000元+贈書或CD+獎狀一張(一名)
第二名 獎金 600元+贈書或CD+獎狀一張(兩名)
第三名 獎金 300元+贈書或CD+獎狀一張(兩名)
█人氣票選方式 台文週書展現場領取貼紙貼選(一人一張),於最後
一天下午4:00為止總計,並進行頒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