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第四日閱讀圈星召會讀經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粒來
。新約/約翰福音 12:24
I tell you the truth, unless a kernel of wheat falls into the ground and dies, it remains only a single seed. But if it dies, it produces many seeds. John 12:24.

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裡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 新約/約翰福音 12:35
You are going to have the light just a little while longer. Walk while you have the light, before darknessovertakes you. The man who walks in thedark does not know where he is going. John 12: 35.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的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麼愛你們,你們也要怎麼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John 13: 34.
A new command I give you: Love one another. As I have loved you, so you must love one another. By this all men will know you are my disciples, if you love one another.

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約翰福音 14: 4
You know the way to the place where I am going. John 14: 4

我就是道路,真理, 生命。約翰福音 14: 6
I am 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  John 14: 6

星召會是蒙主恩召的聚會,沒有教堂的移動讀經小組,在流動的台北角落,友誼是我們淚水的護城河,2010.08.29  石計生帶領讀經《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章節,將有香港姊妹加入,為香港在菲律賓遇害人類禱告。


第一朵木棉花:被變亂花期的台北香港


用戶插入圖片

台北木棉花(公館,2010.03.14)


過去木棉花應是二月就開花,這時卻等到了三月中才瞥見第一朵木棉降世。而且木棉通常葉子落盡才開花,但是香港的與台北的均相繼出現奇特的現象,葉子與開花並存的現象,似乎上天有意變亂其花期,警示這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異常氣候的後果。


中山堂訪談海山唱片董事長鄭鎮坤先生

用戶插入圖片

中山堂訪談海山唱片董事長鄭鎮坤先生(台北/2009.09.08邱婉婷攝影)

可以說是台灣流行音樂重要推手之一,1960年代,鄭鎮坤開始經營他的小小的海山唱片行,主要出版國語流行歌曲,如姚蘇容,謝雷和青山等歌手歌曲。1958年先設廠於三重光明路,過兩年後,因業務擴充需要更大土地空間,再搬遷至土城。他以刻苦敢拼的台灣精神隻身闖蕩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推銷台灣的如姚蘇容的今天不回家等流行歌曲,吃盡苦頭,終有所成。因為眼光獨到,願意在當時著作權曖昧的時代以明確的簽約,投資出高價購買作詞作曲人的作品,如洪一峰(舊情綿綿,淡水暮色等三十幾首),楊三郎,周添旺,李臨秋,林文隆,駱明道,陳和平,黃國隆,黃敏,劉家昌,左宏元,梁宏志(恰似你的溫柔),葉佳修(鄉間的小路)等等。也參與當時和唱片息息相關的台灣電影工業導演,如白景瑞,李行等的電影的插曲,主題曲製作,時常出入中影文化城的錄音室。更大手筆地從美國進口數十台最為先進的壓黑膠的機器,於土城的海山唱片行已經一貫作業(從歌手演唱錄音樂隊到按一個按鈕就全自動化壓片的機器,瞬間可以生產數百張黑膠唱片)的音樂工業,面向全台灣乃至東南亞的華人市場,鄭鎮坤的事業在1960-80年代的台灣唱片業,可以說位居龍頭位置,或者說,和麗歌唱片,台南的亞洲唱片行,都是當時台灣較大的唱片行。而海山最為特別的地方,可能是當時唯一具備海外市場經營能力的唱片行,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就自己設有唱片製作工廠。鄭先生說海山全盛時期,幾乎所知道的所有台灣當時流行音樂歌手都在他的旗下,如尤雅等,也包括校園民歌手,如潘安邦,蔡琴等等海山製作的〈民謠風〉民歌系列。而台灣唱片工業的沒落,則與政府未盡心輔導,卡帶的出現和盜版猖獗有關。
經由三重市公所蔡棟雄先生的介紹,在訪談中十分健談的鄭鎮坤先生所說出的大量的名字,令人吃驚地將我們原本以為是消長或取代關係的台灣歌謠(如楊三郎,李臨秋),校園民歌(如梁宏志,葉佳修,潘安邦)和所謂靡靡之音的國語流行歌曲(如姚蘇容,劉家昌,謝雷等)全部都攪在一塊了,成為一種並存的關係!這給我一個全新的研究視野,從音樂製作與產銷角度來看,在一個前卡帶的時代,像海山唱片這樣首屈一指的大公司,幾乎就是媒介迴路裡的關鍵樞紐,與電影,廣播電台,電視和歌舞廳產生一種共生的臍帶關係,在海山長達五十年的時光裡,它能夠吸納各種音樂流行形式,成為傳播的重要利器。台灣歌謠的重要作詞作曲者(洪一峰,楊三郎,周添旺,李臨秋等)出現在他的契約讓渡書中最令我驚訝,因為之前的訪談的印象都是台灣歌謠的作詞作曲者窮困潦倒,三餐無以為繼,但如果鄭鎮坤所出示的東西是真實的話,會推翻台灣歌謠研究裡的這種刻板印象。因為對後世理解這一段歷史影響深遠,我還需進一步交叉比對考證這一件事情。
但無論如何,鄭先生雖已經年近七十,但是和藹可親,甚為健談,在研究助理邱婉婷的認真整理,照相後,我想這一次深度訪談,又對台灣流行音樂史裡的六零年代的情況,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這樣一個既有理想又有衝勁的音樂人,我想我會再跟鄭老先生聯絡,抱著這樣的心情,跟他道別,因為鄭董事長還要去忙他的海山國際唱片的事業呢(2009.09.08pm2:00-4: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