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璇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石計生教授音樂社會學論文摘要
「黃色歌曲」裡的文化中國分合:上海老歌,台灣歌謠與校園民歌
Yellow Music in Cultural
(初稿請勿引用)
石計生*
中文摘要
本文跨越五十年,從30年代的上海老歌、60年代的台灣歌謠到80年代的校園民歌,運用滾雪球深度訪談等方法,舉具體歌曲為例,探究被政治意識型態污名化為「黃色歌曲」的流行歌曲的兩岸間發展與流傳演變;揭櫫音樂作為一種精神現象,除了存在權力擁有者與音樂人的迂迴,調整統治設計或因應的「隱蔽知識」外,流行音樂與政治權力的關連,更存在著「道德經濟」,即雙方在強調生存倫理的道德內容所衍伸出來的對於流行音樂演出的互惠性判斷與選擇。流行音樂裡的「道德經濟」是隱蔽知識的社會道德思考與行動的延伸,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於所謂「黃色音樂」進行判斷,其中政治權力的態度是絕對道德化,而相反的音樂人則是傾向去道德化。
關鍵字: 黃色歌曲,文化中國,道德經濟,混血歌,翻唱。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
◎ 時間:
◎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工綜館國際會議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石計生教授音樂社會學論文摘要
「黃色歌曲」裡的文化中國分合:上海老歌,台灣歌謠與校園民歌
Yellow Music in Cultural
(初稿請勿引用)
石計生*
中文摘要
本文跨越五十年,從30年代的上海老歌、60年代的台灣歌謠到80年代的校園民歌,運用滾雪球深度訪談等方法,舉具體歌曲為例,探究被政治意識型態污名化為「黃色歌曲」的流行歌曲的兩岸間發展與流傳演變;揭櫫音樂作為一種精神現象,除了存在權力擁有者與音樂人的迂迴,調整統治設計或因應的「隱蔽知識」外,流行音樂與政治權力的關連,更存在著「道德經濟」,即雙方在強調生存倫理的道德內容所衍伸出來的對於流行音樂演出的互惠性判斷與選擇。流行音樂裡的「道德經濟」是隱蔽知識的社會道德思考與行動的延伸,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於所謂「黃色音樂」進行判斷,其中政治權力的態度是絕對道德化,而相反的音樂人則是傾向去道德化。
關鍵字: 黃色歌曲,文化中國,道德經濟,混血歌,翻唱。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
◎ 時間:
◎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工綜館國際會議
混血歌音樂分析:(1)周璇「天涯歌女」和紀露霞「我的愛人啊」版本比較
混血歌音樂分析:(1)周璇「天涯歌女」和紀露霞「我的愛人啊」比較
目前學界對於1960年代「日歌台唱」的混血歌形式研究較多,但是「中歌台唱」的部份卻很少注意。 紀露霞於1957年左右所錄製的寶島唱片中一首歌「我的愛人呀」,石計生考證是1937年周璇以國語所唱的「天涯歌女」的台語版。這裡針對周璇與紀露霞的歌曲細節的音樂分析比較,引發的社會學思考是文化中國究竟是如何在當時與其他的混血文化力量(如日本,美國等)競逐?這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2009.03.22)。
細節 曲名 | 演唱 | 曲式 | 拍子與速度 | 配器 | 風格 | 調性[1] | 織體 | 唱片公司 | 出版年代 |
天涯歌女 | 周璇 | strophic form[2] (三段歌詞,音樂重複三次) | 4/4拍 c= 66~69 | 胡琴、梆子、琵琶、揚琴 | 民歌小曲[3] | 前奏為A大調,但主旋律進入時為降B大調宮調式 | 複音織體[4] (對位形式) | 百代唱片 | 1937年 |
我的愛人呀 | 紀露霞 | strophic form (三段歌詞,音樂重複三次) | 4/4拍 c= 72~76 | 西洋樂隊編制: 鋼琴 長笛 豎笛 小提琴 銅管 | 速度稍慢的狐步節奏 | 前奏與主旋律進入調性皆為降B大調宮調式 | 主音織體[5] | 寶島唱片 | 195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