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上海交響樂團低音提琴家鄭德仁先生(2011.08.28)


訪談上海交響樂團低音提琴家鄭德仁先生


用戶插入圖片

訪談鄭德仁先生(上海,2011.08.28)


(2011.08.28)經由東吳音樂系呂鈺秀教授介紹,終於見到手拿著1945年的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學生證的鄭德仁先生,是由租界時期上海工部局樂隊戰後改名的上海交響樂團的著名BASS手,是中國音樂界這個領域碩果僅存的元老。身為上海工部局樂隊指揮陳歌辛(寫膾炙人口的玫瑰玫瑰我愛你)的學生,鄭德仁受過完整音樂訓練,且因為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為謀生負擔家計而因緣際會進入上海最大夜總會百樂門演奏,後來於1946年加入當時最有名的華人爵士樂隊Jimmy King擔任BASS手,名噪一時,在白俄羅斯與菲律賓樂隊外成為上海華人樂隊第一人。在他青年時期的上海夜生活演奏裡,曾經為周璇,吳鶯音和李香蘭擔任伴奏,而且成為好朋友。戰亂中的上海,仍然維持歌舞昇平,弦音不輟。比較可惜的是吳鶯音已於去年過世,無緣進行訪談。

鄭德仁先生對於上海舞池地點,流行音樂和黎錦暉明月社,李香蘭等人如數家珍,這次訪談因此獲得了珍貴內容。已經八十多歲的鄭德仁先生為人謙虛開朗,將近三小時的談話十分愉快,離開前還贈送他演奏的爵士上海1947–舊上海百樂門首席樂隊Jimmy King原音重現CD給我,成為我在上海復旦大學講學研究期間,枕邊音樂繞樑。經由他的介紹,我並且更改行程,將去訪問了陳歌辛先生之子,也是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陳鋼先生(寫著名的梁祝協奏曲)。我非常感謝鄭德仁先生的熱情相見,也相信音樂能拯救人的靈魂,超越時空界限。



大稻埕流行歌講課

用戶插入圖片

石計生教授大稻埕流行歌講課(臺北/東吳大學,H304,2010.09.20)


 


怎樣讓我們的下一代知道淡水河沿岸的臺北發源地艋舺,大稻埕乃至後進的西門町的重要?特別是大稻埕,這是我在東吳大學開台灣流行歌課程的目的之一。上海,東京,臺北。在1930年代是一個國度裡的三個城市,那個國度是日本帝國。台灣歌謠的豐富與偉大跟它的多元來源性有關,它的獨特性是吸納各方能量成為自己的語言,以台語為主體的音樂表現。台灣歌謠和日本的關係學界談論比較多,今天我講的是和30年代上海老歌的關連。1934年,中國流行歌曲之父,創立「明月歌舞劇社」的黎錦暉的愛徒王人美,唱了同名電影「漁光曲」的主題曲,於翌年獲得莫斯科影展評審團大獎,其黑膠唱片因為大賣,成為當時第一首電影配樂流行歌。該黑膠是由上海百代公司發行,電影是由上海聯華影業公司出品。我跟學生循循善誘地說,聯華影業公司在1931年出品的「桃花泣血記」,該電影引入台北放映時,有兩個「台灣化」的特色:(1)出現辯士:這是專門解說電影情節的人,因為當時電影是黑白默片;(2)產生台灣第一首台語流行歌:由大稻埕人詹天馬作詞,王雲峰作曲,當時台灣第一女歌手純純演唱的同名主題曲「桃花泣血記」。這裡,我特別介紹台灣第一辯士詹天馬以及他所開設的位於南京西路與延平北路間的天馬茶坊,因為在茶坊附近正是殘酷悲傷的1947年「二二八事件」族群大屠殺發生的地點。據說詹天馬是大稻埕紳士,常柱杖行走於路上,鬚髮捋然,十分令人側目。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年,該茶坊就忽然火災被燒了。中國內地有黎錦暉的明月社,台灣則有建成圓環旁的楊三郎,洪一峰的歌舞團,同樣的影響著台灣的流行方向。


 


上述的上海臺北流行音樂聯繫,只是我上課的開始,主要是要導引到1950-60年代的台灣歌謠的空間理解。在清末至日治,艋舺,大稻埕與城內,被稱為「台北三市街」事實上,我稱艋舺,大稻埕與西門町(加城內)為台北流行音樂三市街。艋舺有紀露霞,西門町一帶洪一峰是台灣第一個走唱歌手,大稻埕有鄧雨賢,李臨秋,陳君玉等音樂家。人文薈萃,歌聲不斷,正是真正的台灣流行音樂重鎮。從流行音樂的展演空間來看,我說,其實從來就是和淡水河有關。從艋舺的大溪口,滬尾口到大稻埕的大橋頭,沿岸的河乃莊,銀河等數十家露天歌廳,是戰後台灣人通過聽歌的心靈慰藉。而陸地上的艋舺的萬華戲院(艋舺戲園),芳明館。日治時期才填窪地形成的西門町則有芳乃館(1908戰後的美都麗戲院、國賓戲院) 、世界館(1900)、新世界館(1920)、大世界館(1935,戰後為大世界戲院,1977年拆除)、榮座(1902,戰後的萬國戲院)  、八角堂(今之紅樓)、七重天(1932,日治時期之菊元百貨)、台灣劇院(1935)、國際館(1935,戰後改為國際戲院,位於萬年國際商業大樓)、碧雲天、台北大歌廳、日新歌廳、麗聲歌廳 (1968)、國之賓、夜巴黎、宏聲等;城內的則有中山堂(舊稱公會堂,位於榮町)、南陽戲院和新南陽戲院等。大稻埕的新舞台(淡水戲園,1909)東薈芳、永樂戲院(永樂座,1923),春風得意樓(1921歇業,蔣渭水經營)、江山樓(1921)、蓬萊閣(1927)、第一劇場(1935)、大橋戲院、金龍酒店、大中華酒家、國聲酒店、小麒麟酒店和第三世界館(戰後改稱大光明戲院)等。 這還只是我長期史料研究與滾雪球訪談所知道的大稻埕流行音樂展演空間部分而已。艋舺,大稻埕文化水準很高,文化厚度很深,是需要我經由一整學期的上課,帶領,邀人演講,與實地踏查才能感動下一代,讓他們自發參與,成為社會實踐的一員。下課後,我是這樣邊走邊想著(石計生,2010.09.20)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石計生教授音樂社會學論文摘要

「黃色歌曲」裡的文化中國分合:上海老歌,台灣歌謠與校園民歌

Yellow Music in Cultural China: Shanghai Old Song, Taiwan Pop Music and Campus Folk Song

 (初稿請勿引用) 

石計生*


中文摘要

本文跨越五十年,30年代的上海老歌、60年代的台灣歌謠到80年代的校園民歌,運用滾雪球深度訪談等方法,舉具體歌曲為例,探究被政治意識型態污名化為「黃色歌曲」的流行歌曲的兩岸間發展與流傳演變;揭櫫音樂作為一種精神現象,除了存在權力擁有者與音樂人的迂迴,調整統治設計或因應的「隱蔽知識」外,流行音樂與政治權力的關連,更存在著「道德經濟」,即雙方在強調生存倫理的道德內容所衍伸出來的對於流行音樂演出的互惠性判斷與選擇。流行音樂裡的「道德經濟」是隱蔽知識的社會道德思考與行動的延伸,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於所謂「黃色音樂」進行判斷,其中政治權力的態度是絕對道德化,而相反的音樂人則是傾向去道德化。


用戶插入圖片

文化中國混血歌:周璇至紀露霞

而60年代與80年代的差異在於,台灣歌謠裡的「文化中國」翻唱上海老歌的混血歌成分,相對於日本歌部份是比較少的,「日歌台唱」是真正混血歌的大宗,但隨著國民黨強化其北京話文化控制對台灣歌謠影響日趨顯著,演歌日趨式微,本文從空間繪圖詮釋與Andrew Jones 的「媒介迴路」觀點對話亦證明這現象,台灣媒介迴路的獨特性在於廣播電台的作用是先於唱片公司和電影的傳播;而80年代的台灣民歌因為國民政府的持續審查,導致民歌成為台灣認同矛盾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台灣人的弔詭象徵,但通過大陸歌手的翻唱,突破當時中國政府的綜合治理的「道德經濟」控制,大量流傳於民間,傳唱,終至全面解放。總的來說,從60年代國民政府在台灣壓制台灣歌謠,或80年代共產中國的防堵港台流行歌曲,人們卻棄「道德化」政治正確不顧,迂迴地選擇相信自己耳朵所透露的情感,「文化中國」的力量在日常生活的哼唱中表現一種超越分裂的「政治中國」的「合」的狀態,黎錦暉的「平民音樂」理想終於實現,聆聽流行音樂的兩岸人民通過自己的感覺直接成為理論家。

關鍵字: 黃色歌曲,文化中國,道德經濟,混血歌,翻唱。 

 *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GIS中心召集人。cstone@scu.edu.tw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

◎ 時間:200956()下午12:40-5:10

◎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工綜館國際會議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石計生教授音樂社會學論文摘要

「黃色歌曲」裡的文化中國分合:上海老歌,台灣歌謠與校園民歌

Yellow Music in Cultural China: Shanghai Old Song, Taiwan Pop Music and Campus Folk Song

 (初稿請勿引用) 

石計生*


中文摘要

本文跨越五十年,30年代的上海老歌、60年代的台灣歌謠到80年代的校園民歌,運用滾雪球深度訪談等方法,舉具體歌曲為例,探究被政治意識型態污名化為「黃色歌曲」的流行歌曲的兩岸間發展與流傳演變;揭櫫音樂作為一種精神現象,除了存在權力擁有者與音樂人的迂迴,調整統治設計或因應的「隱蔽知識」外,流行音樂與政治權力的關連,更存在著「道德經濟」,即雙方在強調生存倫理的道德內容所衍伸出來的對於流行音樂演出的互惠性判斷與選擇。流行音樂裡的「道德經濟」是隱蔽知識的社會道德思考與行動的延伸,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於所謂「黃色音樂」進行判斷,其中政治權力的態度是絕對道德化,而相反的音樂人則是傾向去道德化。


用戶插入圖片

文化中國混血歌:周璇至紀露霞

而60年代與80年代的差異在於,台灣歌謠裡的「文化中國」翻唱上海老歌的混血歌成分,相對於日本歌部份是比較少的,「日歌台唱」是真正混血歌的大宗,但隨著國民黨強化其北京話文化控制對台灣歌謠影響日趨顯著,演歌日趨式微,本文從空間繪圖詮釋與Andrew Jones 的「媒介迴路」觀點對話亦證明這現象,台灣媒介迴路的獨特性在於廣播電台的作用是先於唱片公司和電影的傳播;而80年代的台灣民歌因為國民政府的持續審查,導致民歌成為台灣認同矛盾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台灣人的弔詭象徵,但通過大陸歌手的翻唱,突破當時中國政府的綜合治理的「道德經濟」控制,大量流傳於民間,傳唱,終至全面解放。總的來說,從60年代國民政府在台灣壓制台灣歌謠,或80年代共產中國的防堵港台流行歌曲,人們卻棄「道德化」政治正確不顧,迂迴地選擇相信自己耳朵所透露的情感,「文化中國」的力量在日常生活的哼唱中表現一種超越分裂的「政治中國」的「合」的狀態,黎錦暉的「平民音樂」理想終於實現,聆聽流行音樂的兩岸人民通過自己的感覺直接成為理論家。

關鍵字: 黃色歌曲,文化中國,道德經濟,混血歌,翻唱。 

 *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GIS中心召集人。cstone@scu.edu.tw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

◎ 時間:200956()下午12:40-5:10

◎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工綜館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