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流行歌講課

用戶插入圖片

石計生教授大稻埕流行歌講課(臺北/東吳大學,H304,2010.09.20)


 


怎樣讓我們的下一代知道淡水河沿岸的臺北發源地艋舺,大稻埕乃至後進的西門町的重要?特別是大稻埕,這是我在東吳大學開台灣流行歌課程的目的之一。上海,東京,臺北。在1930年代是一個國度裡的三個城市,那個國度是日本帝國。台灣歌謠的豐富與偉大跟它的多元來源性有關,它的獨特性是吸納各方能量成為自己的語言,以台語為主體的音樂表現。台灣歌謠和日本的關係學界談論比較多,今天我講的是和30年代上海老歌的關連。1934年,中國流行歌曲之父,創立「明月歌舞劇社」的黎錦暉的愛徒王人美,唱了同名電影「漁光曲」的主題曲,於翌年獲得莫斯科影展評審團大獎,其黑膠唱片因為大賣,成為當時第一首電影配樂流行歌。該黑膠是由上海百代公司發行,電影是由上海聯華影業公司出品。我跟學生循循善誘地說,聯華影業公司在1931年出品的「桃花泣血記」,該電影引入台北放映時,有兩個「台灣化」的特色:(1)出現辯士:這是專門解說電影情節的人,因為當時電影是黑白默片;(2)產生台灣第一首台語流行歌:由大稻埕人詹天馬作詞,王雲峰作曲,當時台灣第一女歌手純純演唱的同名主題曲「桃花泣血記」。這裡,我特別介紹台灣第一辯士詹天馬以及他所開設的位於南京西路與延平北路間的天馬茶坊,因為在茶坊附近正是殘酷悲傷的1947年「二二八事件」族群大屠殺發生的地點。據說詹天馬是大稻埕紳士,常柱杖行走於路上,鬚髮捋然,十分令人側目。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年,該茶坊就忽然火災被燒了。中國內地有黎錦暉的明月社,台灣則有建成圓環旁的楊三郎,洪一峰的歌舞團,同樣的影響著台灣的流行方向。


 


上述的上海臺北流行音樂聯繫,只是我上課的開始,主要是要導引到1950-60年代的台灣歌謠的空間理解。在清末至日治,艋舺,大稻埕與城內,被稱為「台北三市街」事實上,我稱艋舺,大稻埕與西門町(加城內)為台北流行音樂三市街。艋舺有紀露霞,西門町一帶洪一峰是台灣第一個走唱歌手,大稻埕有鄧雨賢,李臨秋,陳君玉等音樂家。人文薈萃,歌聲不斷,正是真正的台灣流行音樂重鎮。從流行音樂的展演空間來看,我說,其實從來就是和淡水河有關。從艋舺的大溪口,滬尾口到大稻埕的大橋頭,沿岸的河乃莊,銀河等數十家露天歌廳,是戰後台灣人通過聽歌的心靈慰藉。而陸地上的艋舺的萬華戲院(艋舺戲園),芳明館。日治時期才填窪地形成的西門町則有芳乃館(1908戰後的美都麗戲院、國賓戲院) 、世界館(1900)、新世界館(1920)、大世界館(1935,戰後為大世界戲院,1977年拆除)、榮座(1902,戰後的萬國戲院)  、八角堂(今之紅樓)、七重天(1932,日治時期之菊元百貨)、台灣劇院(1935)、國際館(1935,戰後改為國際戲院,位於萬年國際商業大樓)、碧雲天、台北大歌廳、日新歌廳、麗聲歌廳 (1968)、國之賓、夜巴黎、宏聲等;城內的則有中山堂(舊稱公會堂,位於榮町)、南陽戲院和新南陽戲院等。大稻埕的新舞台(淡水戲園,1909)東薈芳、永樂戲院(永樂座,1923),春風得意樓(1921歇業,蔣渭水經營)、江山樓(1921)、蓬萊閣(1927)、第一劇場(1935)、大橋戲院、金龍酒店、大中華酒家、國聲酒店、小麒麟酒店和第三世界館(戰後改稱大光明戲院)等。 這還只是我長期史料研究與滾雪球訪談所知道的大稻埕流行音樂展演空間部分而已。艋舺,大稻埕文化水準很高,文化厚度很深,是需要我經由一整學期的上課,帶領,邀人演講,與實地踏查才能感動下一代,讓他們自發參與,成為社會實踐的一員。下課後,我是這樣邊走邊想著(石計生,2010.09.20)


 




大稻埕「國寶牌」童裝行經營者訪談

用戶插入圖片

大稻埕圓環「國寶牌」童裝行經營者何靖子訪談(臺北/大龍峒,昌吉街,2010.09.17)

作為寶島歌后紀露霞的歌唱班資深學生,何靖子女士是1960年代臺北圓環旁著名的「國寶牌」童裝行的老闆,現在她仍散接客戶代工,法國巴黎,中國上海等一流精品店的衣服還仍是找她打版。謙虛,認真且深具創意,現居大龍峒的何女士展現台灣人的韌性與深度,而對於她的訪談讓我們進一步理解當時的大稻埕的布業產銷與流行音樂的歌舞廳分佈位置。收購迪化街的布料再製成衣加工,打版為時髦童裝,樣式好的就銷售至全台各大百貨公司。何女士對於當時的大光明戲院,大千百貨,黑美人酒家,國聲酒店,金龍酒店,唱片行等均很有印象,並且能確切說出位置,對於我們交叉比對出地理資訊系統上的音樂空間點位,很有幫助。何女士並且極為推崇紀老師的歌聲與做人,足為大家表率(石計生後記,2010.09.18)。



      奎澤石頭

 


受到血液裡必須如此的召喚,三番兩次


逾越過午不食。蹑足爬上軟枝黃蟬偷聽月夜愁


你想這樣咀嚼,長日照的秋天躺在涼椅


還想多吃一隻魚的素食者身影,任性數著星辰   


 


從不知名的山頭出場,橫抱琵琶,一看就知


那雲來自大稻埕。秋蟾南管,幽然這樣就在這裡


故意留個錯字等待更正,攜手,夕照,雙帆影


你懶洋洋斜倚,打著節拍,目不轉睛


不帶邪念地梳理,昨日夢裡的愛與


死亡。棕黃帶白的髮茨,蹑足輕巧,轉個身段


吟唱   從今後,蓬萊閣


那來生還堅持,要去自我迷失的地方


 


 (2010.09.16)




大稻埕百年歷史軒社:共樂社/霞海城隍廟繞境最重要陣頭

用戶插入圖片

百年歷史共樂社,霞海城隍廟最重要陣頭(台北/大稻埕,歸綏街160巷,2010.09.07)

大正十年(1923)六月二八日,霞海城隍祭典,各商會音樂團龍獅陣等,各捧滿熱誠,極力準備,鬥巧爭奇。…音樂團之
特等者共樂軒。一等者晉義軒,新安樂社,集玄堂。並等者平樂社,靈安社同上及其他。

                                 –台北文獻,直字第九十九期,大稻埕專輯,台北文獻委員會,1992出版。

1 ...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