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許人也

何許人也


 


用戶插入圖片 


☉ 石計生


 


在這陰霾低溫的日子,實在不適合外出。但過年期間,不知哪天開始,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要去樹林海明寺看我的佛門皈依師父  悟明長老,兩岸碩果僅存的百歲得道高僧。這聲音從未歇止終於這天下午由學生開車來到這久違的海明禪寺。風大寒冷,車子停下時就聽到熟悉的梵音點點,我們一行人進入大殿後就直接加入晚課課頌,繞佛與念大悲咒。二十年的往事歷歷在目。海明寺我於1994年曾經帶領龍門師兄姐十餘人上山皈依,參與早晚課。後學成歸國後曾數度上山卻都未能見到師父,甚憾。爾後大學教研忙碌之後去樹林的機會就少了。今日上山,也不確定是否能夠見到  恩師,但必須服膺內在的聲音來此千霞山鳥瞰雲海與山林。


 


等了十分鐘說  師父可見。乃欣喜步行穿堂去禪房面謁。 然後鐵門推開,左側古色古香木椅上端坐著  悟明師父。我行大跪拜禮遞上準備好的過年紅包,師父面無表情地回應我熱情無比的呼喚,只說了一句請坐。冷冷棒喝澆熄。我心頭一驚,旋旋於剎那間領悟了一個三島由紀夫在最後小說《豐饒之海》最後一部曲〈天人五衰〉裡的情節不是小說而是真實的境界:


 


當本多繁邦於經歷人世滄桑後,想起他的早逝的好友松枝清顯青春愛侶,已是月修寺住持的綾倉聰子,遂至奈良問她是否還記得過去春雪般浪漫美麗的戀情裡的男主角。已然八十歲聰子月修寺住持,歲月對她而言是從庭園湖水上拱橋的這頭走到那頭,變化的只是林樹光影的變化而已,頭顱發青目光炯炯地對著佝僂老病纏身的本多繁邦說:


 


松枝清顯何許人也


 


而石計生又是何許人也。這時海明寺寂靜無聲。你並沒有坐下就告退。整個寺院籠罩在一片大霧陰雨之中,你走在雨中,走入雨中,無色無味,默唸二十年前在洛杉磯護國禪寺  悟明師父對你行皈依儀式時所說的話:


 


恆順眾生,常隨佛學。


 


2011年的冬天,離開前你回首那片紅花綠葉的庭園,在莊嚴海明寺綻放著一種奇特的入世又出世的姿態,彎著腰,如此風的線條。



用戶插入圖片

悟明長老圓寂 享壽102歲

悟明長老圓寂 享壽102歲

中國時報 蘇瑋璇/新北市報導



 中國佛教會前理事長、樹林海明禪寺前住持悟明長老,十九日觀音成道日圓寂,享壽一○二歲,廿日舉行移靈、坐缸法典,將長眠新北市樹林區海明禪寺。悟明長老一生致力弘法,推動社會教育與慈善,參與辦過玄奘大學、海明佛學院,貢獻深遠。


 悟明長老俗名李林泉,民前一年出生於河南,十四歲在湖北省歲出家,法名「仁恩」,號「悟明」;民國卅八年來台,先後創立護國大悲寺、海明寺、洛杉磯護國禪寺,曾任日月潭玄奘寺、西雲寺住持。


 悟明長老一生奔波海內外弘法,曾受邀到哈佛大學演講,當選中國佛教會第十一、十二屆理事長及世界佛教僧僧伽會第五、六屆會長暨永久榮譽會長,曾獲內政部頒贈「壹等內政獎章」,肯定他從事教化薪傳的貢獻。他甚至回故鄉河南,創辦悟明小學,並在海明禪寺辦育幼院。


 悟明長老在台首倡禮拜大悲懺,常用大悲水和信眾結緣,弘揚觀音法門,被尊稱為「觀音老人」,是國內佛教界的珍寶。

站內閱讀面見悟明師父  時一百零一歲


以唱歌熱愛人生的鄭日清先生

用戶插入圖片

第一次看到歌星證:鄭日清提供(台北/中山堂堡壘咖啡)


(2010.05.22 pm2-5)很難想像年事已高的台灣歌謠長青歌手鄭日清先生,以八十七歲之齡隻身從永和搭公車來西門町中山堂接受我的訪談,侃侃而談三小時毫無倦容。這其中的原因,在訪談中就理解了。鄭日清是個熱愛騎單車到處閒逛且開朗不藏憂鬱的人,1924年生於台北今之古亭區,本來是日治時期總督府內的臨時雇員,戰後至公路局工作,因熱愛唱歌機緣巧合下,在1958年左右的正聲,民本與中華廣播電台的歌唱比賽中獲得「三冠王」而聲名大噪,開始錄製黑膠唱片,以最為膾炙人口的「落大雨的彼日」為中心,鄭日清說他出過兩張專輯,一共七張黑膠,現在找得到的卻很少。因為他的平易近人與好歌喉,鄭日清與當時的主要台灣歌謠歌星,主持人和唱片行老闆都很熟,如文夏,與他提供的一張照片裡的洪一峰,吳晉淮,紀露霞,林英美,張淑美,劉福助,洪德成,小鳳(民本電台主持人),蔡董(亞洲唱片行老闆蔡文華)等。鄭日清也拿出他珍藏的「歌星證」,是他1970年代考過的證件。經過兩次換證,後來改為叫做「演員證」。他說那時確實需要有證才能登台。考試內容分為指定曲(20首國語中選2首)與自選曲(可選台語),當年他說考試尚稱公平。只是那個時代貶抑台灣歌確實是存在的,但鄭日清並沒有多說什麼。

鄭日清像個理解60年代台灣歌謠的樞紐,可以縱橫時空知道那個年代的人物與氛圍。

因為鄭日清的開朗熱心,大家都喜歡他。洪一峰與愛玲結婚找他,紀露霞與先生在新店時也喜歡找他吃飯聊天,吳晉淮,洪一峰也常和他到大稻埕的波麗路西餐廳喝咖啡。鄭日清像個磁石,吸引著所有對音樂熱愛有感情的人。我坐在他身邊,感覺一個沒有老態的老人,赤子之心常在一個還能騎著孔明車從台北到桃園的人身上。「從十幾歲到七,八十歲,我騎過三十幾輛腳踏車啦!」常常到高雄或台南歌廳登台時,就把腳踏車用火車托運下去,唱完歌就騎單車閒逛看城市,省錢又方便。無意中也鍛鍊了他的好身體。在訪談中,我發現鄭日清還有一個人格特質:他總揚人之善,不言人非。這點跟紀露霞老師很像,紀老師是虔誠佛教徒是有信仰的人,鄭日清則應該跟他的生性開朗有關。鄭日清總說別人怎麼好,不是虛偽而是真正相信別人好,這正是鄭日清令人動容的美感之處。這時我想起我的佛教師父   悟明長老所說的「恆順眾生,常隨佛學」,鄭日清的人格從另一種面向讓我們理解這樣的智慧。也是我這次訪談的重要生命收穫。

鄭日清先生說,今天要來見教授,所以特別帶了西裝來準備合照。我說愧不敢當。我看著他小心翼翼地從背包裡拿出用從日本時代就保留的紗巾包好的Johnstone西裝,上面繡著「鈴木」二字,原來這西裝是日本友人送他的,是他惜情的友誼信物。我看著這一幕想著詩社友人高榮禧,廖乃賢與王作良,約略是那樣深刻不變的情誼。乃高高興興與鄭日清照了相,心中充滿了回憶與愛。

台灣歌謠不滅的精神,以唱歌熱愛人生的鄭日清身上烙印著對於我們晚輩的身教與無窮的啟示(石計生後記,2010.05.23)。



1 2